CRIF中華徵信所今(2)日指出,台灣企業自2019年下半年起企業信用等級受到美中貿易戰加劇影響開始呈現趨弱,尤其是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台灣企業的信用等級下降比率一度急遽惡化,在2020年5月期間,已發生每100家企業中就有5家企業信用等級被調降,達到企業信用惡化高峰。
就個別產業/行業來看,CRIF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2020年9月以來,企業信用等級下降比率曾超過5%的產業,包括其他電子零組件業(發生在9月、10月、12月期間),建築投資業、航運業、金屬加工機業、通用機械設備業、電線電纜業(11月),電腦週邊設備業(12月)。
相較於所有產業,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最需要留意企業信用變化的產業,首要觀察進出口貿易業,從2020年1月以來至2020年12月,進出口貿易業均高掛企業信用等級下降比率的榜首,主因在於台灣中小貿易商居多所致。仔細觀察進出口貿易業占所有受評企業的企業等級下降比率的占比由1月的19%,一路上升到6月的44.35%,雖然在8月份下滑至24.66%;但接著信用下降比率又開始走升,隨著全球疫情在冬天捲重來12月又回升到40%的高峰區,顯示2020年以來進出口貿易業的企業信用品質表現不理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