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堡大學一名物理教授最近發表研究報告在德國學術界引發強烈批評,該研究聲稱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實驗室的意外洩漏。但是德國學界批評稱,這篇報告缺乏有科學依據的嚴格證據,而是一些學術研究與大量未經同行評議的報告、媒體與網路訊息就對認定病毒來源,只是為既定立場彙整資訊,完全不符合學術研究的規範,因此也不能稱為學術研究。
據《德國之聲》報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病毒的來源一直爭論不休,一種是認為病毒始自於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另一種是認為是武漢病毒實驗室的外泄事故引發。而病毒極感興趣的漢堡大學物理學家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雖非病毒專業人士,但他最新發表的《新冠疫情溯源研究》文章支持第2種論點。
維林丹格也在報告中強調,由於缺乏「有科學依據的嚴格證據」,所以他將各種證據彙編:包括學術文獻、媒體及社交網路上發表的內容,以及與國際同行的私人交流。研究覆蓋的時間為2020年全年。不過這份報告發表後,遭到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德國的推特圈甚至出現#UniHamburg 的標籤。
報導針對這份報告在學術上的基礎評價稱,漢堡大學的納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維林丹格是一名知名物理學家,他所發出的新聞稿稱這篇新冠病毒研究是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認定病毒是因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意外洩露。
奧地利物理學家艾格納(Florian Aigner)分析稱,一份學術研究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首先,你必須在研究中表明自己已瞭解並掌握了最新的知識;其次,你必須提出一些新東西。但這兩項條件在這個案例中都沒有得到滿足,而且在某些部分甚至不符合漢堡大學為學生制定的論文要求。
報導說,維森丹格的報告中有數頁摘錄自他人的內容,難以找到作者本人的表述,他還在報告中將個別單詞、語句和段落作出彩色標記,也不符合一般的學術論文寫作規格。漢堡大學的學生委員會也在推特上評論稱,該研究報告「不符合本校對學術標準的期待」。
批評指出,這份研究報告最後附上的參考文獻索引中,佔比例最大的是報導與網路文章,其中大部份偏向陰謀論或者不是來自嚴肅的媒體。有些被引用的文章則是學術界人物所發表極有爭議性的文章,而非學術研究,例如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有關新冠病毒的未定稿評論。艾格納說,維森丹格對於這些資料來源不太挑剔,收集很多支援他理論的內容,忽略了批評觀點。
此外,報導表示,維森丹格此次的研究報告是發表在「研究之門」(ResearchGate)網路平台上,該平台自稱是供專業研究人員分享成果,不必經過同行事先審核,而未經同行審核的文章中提出驚人論點,這種「抄捷徑」的做法並不合宜。
《德國之聲》最後評論說,維森丹格的文章可以被視為一次針對研究室病毒外泄理論的調查,該媒體亦不針對該理論本身以及證據的品質做評論。但這名大學教授沒有依循科學工作的基本標準,所以該出版物不能被稱之為「研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