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中心開發一套專有IP的Trimannosyl ADC平台,促成與國內學研單位及與新加坡的跨國合作,分別開發出不同標靶的次世代抗體新藥。生技中心透過多年與日本大廠的媒合交流,成功簽下小分子新藥客製化服務的委託合約;美國Amgen也在審慎評估後,將其次世代抗體藥物的製備交由生技中心執行,今年仍將有新的國際委託服務及促成國際直接投資的成績發布。

看準全球在2025年將達到344億美元的細胞治療市場,經濟部技術處為此布局大量研發資源,持續扶植法人專研細胞治療技術,生技中心鎖定CAR-T及iPSC兩大細胞治療領域,透過與三總、北榮、高醫及慈濟各大醫院的合作,加速細胞治療技術的開發與驗證,並同時導入AI與大數據,透過數據收集演算應用於治療標的、生物標記的開發,透過跨單位及跨域合作,為國內發展生醫新興技術。

生技中心除了引領新創的產業技術扎根外,在扶植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同樣也做出口碑。生技中心近年繳出商業服務超過1266件,促成授權及合作共65案,1-1 partnering繳出657場驚人數字,累計生技產業投資金額高達1600億元,顯示生技中心產業扶植能力與專業已獲肯定。

吳忠勳執行長表示,生技中心在研發與產發兩大基盤多年的投入已開始展現成效,透過新創與創業的推動來刺激產業與經濟發展對台灣應是可行的模式,今年生技中心更將架構生醫的創新Venture Studio平台,將新創公司成功要素包含場域、人才、技術及資金的缺口補足,加強新創公司成功機率。為此生技中心要積極媒合資金鏈,同時成立DCB生技產業學院以培養生技產業領導型人才,導入生技中心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技術加值,將以往「單點式」的育成服務,提升為全新的「Venture Studio平台式」的新創整合服務。

#新興 #大量 #全新 #數字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