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Deloitte)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3日舉辦「勤業眾信消費產業2021零售力量趨勢與展望OMO虛實整合全通路」線上論壇,面對新冠肺炎帶來的產業衝擊,台灣企業應投入數位資源整合全通路,以緩和疫情期間下滑的業績,並從中建立消費者信心。
針對2021年的零售產業,勤業眾信提出「加速數位化、強化供應鏈韌性、提高健康安全意識及優化企業營運模式」四個發展方向,零售業者應思考如何建構核心能力,並活用各個通路建構新零售模式來應對多元化的消費行為,將會是在後疫情時代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勤業眾信消費產業負責人謝明忠表示,疫情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和消費型態,而消費產業也隨著金流支付、線上線下整合及數據分析等創新工具與系統發展,帶出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及新價值,創造出「無接觸經濟」之概念。
台灣2020年的經濟逐漸自疫情中復甦,經濟呈正成長,成長率也突破3%,但消費行為已明顯受到疫情影響產生變化。2020年消費者透過網路購物的比例增加,網路銷售額年增率達到17.5%。
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部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指出,過去傳統零售業數位轉型時,聚焦於客戶體驗和資料收集以建立互動通路、取得信任和品牌忠誠度。
但面對不斷變革的消費者行為,張益紳建議,零售業的市場策略應從「產品、地點和通路」轉至24小時全天服務,並以消費者體驗做為基石,打造全方位的新競爭模式。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顧問服務部協理辜卓洋指出,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帶動了市場進入「以客戶為中心、精準溝通和多管道、全場域」的新零售模式,也形成了競爭者M型化的樣態,以擁有及分析顧客資料而繼續長大全通路、一站式的大型零售商與以追求特定消費客群、高度客製化產品為主的「微商」業者同時活躍於市場。
在數位趨勢下,零售業者可利用APP、客戶資料及消費軌跡等資訊,精準地在不同管道做連結及導購,有效縮短與顧客的距離,也貼近顧客的時間及生活。但除了科技得應用與商機的取得,業者應該在導入科技工具之前,謹慎思考策略或商業目的,並且認真看待科技導入之後的獲利狀況,包括資源分配、人力投入、以及通路經營力度等實際效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