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架共機26日侵擾我國防空識別區創有統計以來最高紀錄,匿名美國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透露,針對北京動作頻頻,美國擔憂,隨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更願意承擔風險塑造自己的歷史定位,北京可能走向新階段,動念奪取台灣的控制權。

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導,匿名高階美國官員透露,在評估過去2個月來北京的舉動後,拜登政府已經達成結論,他說,「中國看起來像是從一個對台灣現狀滿意的階段,進入到一個更不耐煩、準備好測試底線、以及動念統一的階段。」

他說正當美國準備習近平可能進入第三任期之際,華府擔憂習近平將對台灣的最高進展「視為個人執政正當性及政績的重要指標」。

拜登政府警報升溫,和現任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日前提出的警告不謀而合,他先前對參議員表示,北京可能在未來6年內採取軍事行動。

即將接任戴維森的美軍印太司令提名人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上周向國會指出,關於北京的動作有一系列預測,不過他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比大多數人認為的更緊迫。

他說北京已經採取其他「侵略性行動」,例如和印度在邊界爆發衝突,顯示大陸的膽子更壯大了,「我們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談這件議題的急迫性,我們今天就該做好準備。」

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當北京在許多議題方面採取更激進舉動的同時,對台灣卻採取了最果斷的行動,「我們看到中國在南海域來愈獨斷,對澳洲經濟脅迫,在歐洲採取戰狼外交,以及和印度爆發邊界衝突」,「但都比不上在軍事、外交、及其他活動上針對台灣的那樣堅持與決心。」

《金融時報》也指出,台灣國安官員確實擔心,2022年習近平確認第三任期的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及2027年解放軍建軍百年等2個時間點上,習近平可能會感覺必須對台灣採取行動。

不過整體來看,華府對北京的日益擔憂並未獲得台灣廣泛共鳴,一名台灣高階官員指出,北京確實提升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但並沒有跡象顯示會立即發動攻擊。

文章來源:US fears China is flirting with seizing control of Taiwan

#台灣 #金融時報 #控制權 #中國大陸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