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成效緩。金管會銀行局30日公布最新統計,2021年2月底,雖然全體35家國銀的「住宅房貸、建築融資總額」占「存款與金融債券」發總額的26.78%,比1月高點下降,但放款總額仍逐月攀升,且2月仍有7家銀行房貸、建融總額佔比衝破28%、逼近30%的法定上限,銀行局指出,這7家銀行為控管風險,可能採取降低貸款成數、或增加存款等因應措施。
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的30%。就銀行局統計,2020年9月時還有一家銀行「住宅房貸、建築融資總額」放款比率飆到29%以上、逼近上限,但在央行、金管會一連串打炒房措施下,2021年2月已無銀行超過29%,且28%到29%的銀行也從9家降到7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指出,2020年9至11月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佔比平均約落在26.82%至26.83%,12月降到26.7%,2021年1月攀升到26.88%高點,2月降到26.78%,主因是分子(不動產放款)增加速度,超過分母(存款及金融債總額)所致。
黃光熙指出,2020年底不動產放款為11.53兆元、1月11.63兆元,到2021年2月為11.66兆元,今年前2月增幅1.17%,相較同期存款及金融債總和則僅成長0.85%,但他觀察,國銀不動產放款從去年11月開始增幅已趨緩,金管會將會密切關注數字變化。
據金管會近三年資料,2017年「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比率為26.24%,2018年增加到26.28%、2019年26.58%,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21年1月仍持續攀升。
銀行局指出,打炒房相關政策有發揮一定效果,但不會馬上反轉,因為銀行與建商往來都有貸款契約,當初也有設定額度,仍要依當初約定去走,不會這麼快反應,金管會會持續關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