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經聯指出,百大韓企中有30家在中國大陸的業績,2020年為117.1兆韓元,約1010億美元,要比2016年減少6.9%。其中,包括三星電子、現代汽車與其它前28家大韓企的中國大陸營業額,占自己總營收比重,也從4年前的25.6%降至2020年的22.1%。
韓貨不吃香的原因要歸咎於,韓國產品熱度不再需求大減,以及中國大陸本地企業崛起,市場競爭力加劇所致。同時,韓企在2020年對中國大陸的直接投資額,也年減約23%。
仔細計算下,韓企在中國大陸的營收衰退,獲利跟著受到衝擊。韓國公司在中國大陸所賺的淨利率,從2016年的4.6%,降至2019年的2.5%。
韓企在中國大陸財務數字難看,代表韓國汽車、智慧手機、化妝品與它商品正在這個全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國家流失中。
預計2021年前3季,韓國汽車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估從2016年的7.7%減至4%,至於化妝品也從27% 狂掉至18.9%。智慧手機更慘,2016年還有4.9%,現在已跌至不到1%。
韓國全經聯指出,光靠韓企單打獨鬥已經不夠,需要中央出面,讓首爾與北京政府就雙邊自貿協定的服務與投資項目,再達到一定協議才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