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趙雙傑攝)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趙雙傑攝)
江啟臣接受媒體訪問。(趙雙傑攝)
江啟臣接受媒體訪問。(趙雙傑攝)
改善兩岸關係應「以人為本」 江啟臣:不要讓敵意螺旋升高

國民黨主席之爭的兩岸論述引發關注。尋求連任的現任主席江啟臣表示,他相信黨員最終會做綜合判斷,不排除有喜歡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論述的黨員,不過「只要無法贏回政權、國會無法過半,開的支票都是空的」,身為黨魁就是取得最大公約數,為了重返執政,要貼近民意,但這跟民粹不同。

面對對手、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拋出的兩岸論述,引發深藍黨員支持,江啟臣坦言,對於張亞中的言論在網路上引發的效應,他已觀察一陣子了,張的談話內容讓人振奮,但這些人是否是黨員,或黨員聽完後是否回歸務實理性思考,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觀察,他也有思考張的談話是否影響到原本要投給他的支持者。

江啟臣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批評國民黨要改的地方,但若要帶領國民黨面對內外部挑戰,他認為黨員會冷靜思考,有很多綜合因素會影響黨員的判斷,「我不會因此走偏鋒,相對比較站在國民黨中道務實路線,提出帶領國民黨的方法與政策」。

江啟臣強調,這段時間就是說服黨員,怎麼做對黨是好的,以及怎麼做才能重返執政,否則都是空的,不一定有機會能落實。國民黨內部光譜廣,在兩岸論述有蠻極端的主張,作為黨主席就是取得最大公約數,要精準判斷社會主流,讓黨跟民意更貼近,如同去年大家喊出的接地氣,但這跟民粹不同。

被問到前國民黨黃國園黨部主委、退役少將于北辰批評,兩岸論述原地踏步,甚至把反共招牌搞丟了,江啟臣說,于北辰對很多人都有批評,不是只有對他的論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論述主張,他尊重于對他的批評,他強調自己的主張是最符合國民黨中道理性務實的精神。

江啟臣指出,他走的是親美和陸路線,這不是選邊站,而是在選擇價值,捍衛的是中華民國。

#黨員 #江啟臣 #兩岸論述 #國民黨 #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