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30日共同發布《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1)》。藍皮書指出,網路資訊參差不齊誘發網路欺凌風險,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網路上充斥著大量超越言論自由範圍和未成年人心理承受限度的侮辱性言語欺凌內容,侵犯著未成年人的名譽和隱私,對其身心造成嚴重創傷。
藍皮書指出,據調查顯示,在高中生群體中,21.5%的人曾在網路上被他人辱駡,30%的人收到過黃色圖片或視訊,14.6%的人收到過暴力圖片或視訊,27.5%的人曾遇到騙子。
從不良資訊的接觸管道來看,廣告是為所有年齡層的未成年人帶來最大風險的主要來源,占比最高,亟待相關部門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機制來幫助廣大未成年人在碎片化植入的廣告洪流中有效規避不良資訊干擾。
此外,藍皮書提到,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群體,視訊成為第二大不良資訊接觸管道,分別有18.7%的小學生和23.6%的初中生在觀看視訊時曾遇到不良資訊的侵害。
★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中時新聞網關心您
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33931885;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0800-200-88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