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今年的台股,除了這次的「大陸限電風暴」之外,一共出現過5波的有感下跌。其中1月是因台積電創新高之後急速回檔,7月則是航運股崩盤,這兩波,都是因個股問題而影響指數,可以暫且不看,那麼接下來就只剩3波了!

2月為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5月為疫情二度爆發、8月則是沒有原因,是的!你沒看錯,8月這波由17643點跌至16248點的行情,不論是任何媒體或財經節目,都沒有人可以為這波下跌,作出正確的定義,絕大多數都是憑空想像,為跌找理由罷了!

所幸,今年是台股的本命年。基本面的領先指標「外銷訂單」,自1月到8月,月月皆捷,每一個月份,都是同期歷史新高,基本面之強勁,無庸置疑。也正因為基本面的雄厚,台股得以「沒事創新高、有事就V轉」。如你所見,今年我們親眼見證了15000點、16000點、17000點、18000點,這些你過去未曾想過的天文數字。且台股在今年,不論遭遇任何的利空衝擊,最終都能以V型反轉,這種罕見的技術型態來化解危機。

但如果下跌時,具備明確的下跌原因,就能夠讓V型反轉走的更漂亮!

剛說到,2月與5月的下跌,都有明確的利空衝擊台股,一旦知道源頭在哪,問題反而不大,反而在V轉過後,容易彈的更高。2月份,美債殖利率的問題淡化趨緩,因此得以從15636點,攻上17709點,改寫歷史新高;5月份,當疫情逐步控制住,確診人數降低,台股也得以從15159點攻上18034點,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唯獨8月不知道怎麼了,由高到低,跌了近1400點,但憑藉著強勁的基本面,仍舊可以怎麼下去,怎麼上來,V型反轉,回到起跌點,但也頂多就是回到起跌點,如此而已。

那麼這一波,有沒有明顯的利空衝擊台股,才導致台股下跌呢?筆者想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能耗雙控這回事,你想不知道都不行。既然知道原因之所在,又已知8月、9月的外銷訂單均能維持在高鋒,基本面無虞,那麼是不是可以合理期待,也許這一次,也將出現V型反轉。而反轉過後,是不是也有機會將台股帶往另一個高度,這也說不一定喔!

(本文作者為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能耗雙控 #限電 #台股 # V轉 #美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