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長榮籌碼紊亂懷有疑慮,導致股價持續破底,5日終於盼到止跌反彈,國際資金也以買超2.1萬張,給予實際支持。

金控旗下投顧法人指出,展望後市,考量幾大原因:一、歐美補貨需求及貨櫃周轉率低,支撐貨櫃航運2022年上半年前運價維持高檔,創造獲利上檔空間;二、六艘2.4萬TEU船舶新增11%運能,投入獲利率最佳的歐洲線;三、換船降低單位成本及歐洲線占比提升、長約保護,預估2021、2022年每股純益為42.66與42.8元,意即長榮獲利有望於2022年持平。

研究機構進一步說明,長榮2.4萬TEU大型船舶投入歐洲線,2021年下半年、2022年各交船四與六艘,分別貢獻運能7%、11%,預估歐洲線第四季起將為長榮最大營收來源,占比45%以上。歐洲線運價為各航線最高,加上大船替換小船降低單位貨櫃成本,有望帶動長榮歐洲線獲利率成長。

再者,2022年上半年全球僅長榮有2.4萬TEU等級新交船,在歐洲需求維持年增運價仍有支撐下,歐洲線獲利仍為各航線最佳,新增的運能有利長榮獲利結構。

#長榮 #歐洲線 #運價 #獲利 #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