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指出,疫情嚴重衝擊去年全球產業發展及投資活動,自去年第二季起,全球私募股權基金整體募資金額年減19%。不過,單一基金的平均募資金額仍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大型私募股權基金仍維持2018年以來的「贏家通吃,大者恆大」優勢。

交易案件方面,去年私募股權相關投資交易數量達到1.9萬件、總規模逾4900億美元,雙創近10年新高。其中,科技與電信媒體產業投資案件交易金額占比達逾4成,生技醫療產業亦因疫情影響,出現包括水平和垂直的產業整合活動。

隨著疫苗陸續問世、疫情逐漸趨緩,募資市場及投資交易活動於去年第四季均出現明顯反彈,顯示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抱持樂觀態度。白皮書預期,包括募資及交易活動至今年第四季均將持續活躍,且有望繼續透過併購投資等交易活動,間接加速全球產業重組和轉型。

台灣方面,由於海外資金回流效應發酵,近1年來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的募資及投資活動熱度極高,去年投資件數自18件增至21件,但金額則自18億美元一舉跳增至37億美元,再創新高記錄。

而國發會推出「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輔導管理要點」,借此引導保險業資金進入本地私募股權基金市場,並允許私募股權基金可投資AI、綠能和生技等國家重要策略性產業,使龐大的保險業資金能加速投入國內產業創新轉型,間接協助發展本土私募股權基金。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表示,疫情雖對產業發展及投資市場造成衝擊,但也為國內企業帶來重新整頓布局策略機會,透過與私募股權基金合夥進行上下游整併或跨業布局,有助加速國內產業整合與轉型升級,提升台灣企業自身競爭力與市場優勢。

盧明光期望主管機關、業者和相關協會團體未來能齊心協力,建構更完善的私募股權投資環境,讓台灣私募股權投資走向法制化,使台灣產業在傳承、轉型、整合與國際化布局能有更多突破性發展,並與國際投資環境接軌,持續帶動國內併購和私募股權投資活動成長。

#私募股權基金 #併購 #金額 #台灣 #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