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8日記者節當天,陸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稱,媒體是西方的產物,傳到中國後必須使之契合中國的政治體系和價值體系。一段時間以來,大陸媒體從業者受到的限制在增多,這些干預絕大部分來自宣傳部門之外的政府部門以及有影響力的各種機構,他們出於各自需要,要求媒體給予服務式的緊密配合。
有大陸媒體網紅之稱的胡錫進表示,從報紙到廣播到電視再到網路,都是西方發明的,其中自帶了西方的體制因素和價值觀。傳到中國,我們一方面要使用好它們的傳媒屬性,一方面又要將它們「中國化」,使之契合中國的政治體系和價值體系。這意味著中國的媒體人必須是一群探索者,而且他們承擔的是中國探索最艱難的部分之一。
胡錫進表示,探索註定是中國媒體人的集體擔當,怎樣做得讓中國媒體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這是中國媒體人獨有的使命,世界上沒有經驗讓我們模仿。改革開放以來,媒體人一直與國家的偉大探索同步,而且經常站到了時代潮的潮頭。
但他也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從業者受到的限制在增多,這些干預絕大部分來自宣傳部門之外的政府職能部門和各地政府,以及有影響力的各種機構。他們出於各自工作的考慮,要求媒體對他們的工作給予服務式的緊密配合,不斷提出媒體該報導什麼,不該報導什麼,特別是他們遭遇負面輿情時希望媒體沉默,幫著事態降溫。
胡錫進稱,這樣的具體要求總體上呈增多之勢,對媒體的工作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干預力,壓縮了媒體自我探索支持國家推進路線方針政策的空間。
他並指出,多數情況下是政府部門或地方上某個不嚴謹的表態或者某個不當決定捅了簍子,媒體犯的「錯」往往是報導了該事件,形成了所謂「炒作」。他認為,這個時候應當承擔責任的是差錯的源頭,而不是媒體。
胡錫進表示,社會有必要更加尊重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但現實中這樣的尊重顯然不夠。對於近期一個政府部門「約談」媒體的公開報導,他表示,按說即使約談媒體,也應當由宣傳部門來做,這不是政府某個職能部門的權力。
他最後指出,這 背後的原因恐怕是有的職能部門對應當尊重媒體的意識不夠強,希望包括政府在內的整個社會不斷給予媒體支持、包容和鼓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