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誕辰155周年,一場兩岸孫學研究學術論壇14日在台北、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連線同步舉行,主題涵蓋中山行誼、中山思想,以及與現今的對照。「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任邵宗海指出,台灣重視孫中山的思想,大陸則較多討論孫的行誼,他認為討論孫學可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台灣不該自我偏廢。
由「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辦的2021第三屆兩岸孫學研究學術論壇14日在台北舉行,邵宗海表示,這場論壇去年因疫情未辦,今年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續辦,尤其感謝香港聯泰國際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陳守仁,多年來對於發揚中山先生思想、獎助孫學研究不遺餘力。
此場論壇採台北、廣東、上海、山東等多地連線,包括廣州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東中山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大陸單位的專家學者與會,是兩岸因疫情不利人員往來下,難得的兩岸學術論壇。
研討主題從孫中山的民族融合理論,到孫中山的海外形象、海外經驗、僑務思想、女權發展等,十分多元,也有與會者探討孫中山的實業計畫對於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的當代意義。
邵宗海表示,台灣比較多探討孫中山的「思想」,即三民主義,大陸則較多討論孫中山的「行誼」。他指出,若從「民族、民權、民生」角度檢視,大陸較著重民族與民生。
邵宗海表示,兩岸學者若討論兩岸關係, 一定會吵架,但是以孫中山為主題的研討會,就平和得多,為了促進兩岸有更多的學術交流,台灣應該要更重視孫中山的研究。
會上有位大陸學者從自身集郵的興趣出發,比較大陸、台灣和港澳發行的孫中山紀念郵票,觀察兩岸四地對孫中山的認知,充分反映時代變遷。該學者認為,大陸對辛亥革命的成果,即一個並未中斷的中華民國,大陸應當有歷史的、客觀的承認和尊重;同時這個中華民國,按照在郵票上的歷史意志,也應該要包括大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