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9月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宣告農業部門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農學團體聯合年會主任委員陳駿季表示,去年的乾旱及今年8月的豪大雨接連造成農業損失,氣候變遷的衝擊已來到家門口,不僅是政府部門,也需要企業及學界的共同協力,投入實際作為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會中指出,氣候變遷下農業部門首當其衝,不僅農林漁畜業,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均受到衝擊,調適及減緩碳排須同時並進,並分享農業部門五大調適策略,包含智慧農業灌溉、種原保存與抗逆境減災技術、農業氣象資料應用、推動農業保險及生態環境調適等,並說明農業部門透過減量作為、農業碳匯及農業綠能等途徑致力達成淨零排碳目標,農委會未來將投入8.6億元經費執行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路徑工作。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部門合夥人暨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則由金融業角度切入,從世界各國朝淨零目標邁進,到格拉斯哥COP26達成的關鍵決議內容,指出金融市場未來將挹注更多資金於淨零排放、邊境碳稅及低碳轉型等方面;而氣候變遷不僅造成風險,也創造機會,如各國推動燃煤電廠的關閉,創造再生能源的發展機會,燃油車的禁止販售,也驅使企業發展電動車等。另金融業也逐漸朝達成淨零排放方向前進,透過協助放貸或投資的產業對象進行減碳轉型、鼓勵客戶節能減碳等手段,結合金流與碳流,運用資金帶動產業轉型減碳;預期未來農業碳匯和碳權將會是企業專注的目標。
近年來,全球各國紛紛宣示於2050年前後陸續達成碳中和,並落實巴黎協定維持全球升溫較工業革命前不超過攝氏1.5度之目標,總統蔡英文在4月22日宣示淨零排放是我國不能置外於全球的共同目標,要與其他國家攜手合作找尋轉型契機並創造多贏。氣候變遷已成為現今全球永續發展的最大威脅,淨零排放亦成為世界共同的願景,全球經濟勢必面臨巨大轉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