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預告,2021年最後一週應還有銀行裁罰案,主要是銀行理專挪用客戶資金或與客戶有資金等不當往來,將視情節輕重開罰;而銀行局局長莊琇媛亦透露,先前正由銀行陳述意見,近期即會開出罰單,且受罰公司應不止一家。
金管會在2019年8月祭出理專十誡,同時銀行法罰鍰上限由1千萬元拉高到5千萬元,若銀行理專A錢,歷時極長、金額極大,且期間銀行居然「不知不覺」,直到客戶申訴才發現,就會被金管會重罰,目前最高紀錄是單一銀行因理專A錢就被罰3千萬元。
金管會也針對理專管理等進行金檢,加上各銀行必須作到內稽內控等程序,過去10年金管會因理專A錢或與客戶有不當往來,共罰35案、罰鍰金額達2.24億元,而2021年即將走到尾聲,卻有銀行還跨不過這一年,可能要吃金管會的罰單。
另外,針對高齡者「金融剝削」部分,檢查局亦已將相關違失態樣轉給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等,黃天牧表示,多數是理專或業務員勸誘高齡者解定存、解約保單,改投保新保單或買新基金,亦或是基金剛投資沒多久,又勸誘客戶贖回再轉進新的基金。
莊琇媛亦表示,銀行常見所謂行銷不適當商品給高齡者,多數是指流動性不佳、年期極長的金融商品,賣給年逾65歲以上長者,沒作好KYC(了解客戶)、KYP(了解商品適合度)等,目前可能是給警告、或要求銀行要訂定相關內控作業標準。
黃天牧表示,防止高齡者或身心障礙者的金融剝削,可能無法訂出哪些商品禁止銷售給這些族群,也有70歲者表示自己一輩子從事期貨投資,若因為其超過65歲就不能買期貨,恐會有爭議,所以應會要求一定年齡以上購買特定商品要錄音錄影。
同時金管會也會將一些高齡金融商品銷售的違失態樣轉給各公會,要求訂定自律規範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