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航空業遭到疫情衝擊影響航班數量,但航空保安仍是不能忽視的一環。航政司副司長韓振華28日表示,疫情下要兼顧防疫及保安,將透過引進智慧化新科技、減少接觸,來落實安全以及防疫考量。
交通部27日辦理國家航空保安會議,由部長王國材(國家航空保安會召集人)親自主持,檢視過去航空保安執行成果及如何因應各種可能發生的保安威脅與狀況等。他指出,除了透過航空業者與政府各單位攜手合作,未來航空保安應結合公衛概念,提升航空保安適應能力,並採用智慧化、零接觸、兼顧防疫健康需求之機場設備,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持續落實航空保安工作。
韓振華說,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自2022年起將逐步建置具安檢自動分流暨托盤回收系統的智慧型安檢線,不再需要人力搬運托盤,並且可挑出有問題的行李,紓解排隊卡關,提升安檢效率。另外,他表示,第三航廈將投入逾10億元經費提升安檢設備,包含自動爆裂物偵測功能的電腦斷層掃描儀、人體掃描儀及遠端安檢監控中心等,目前規劃會有八台人體掃描儀。
目前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有三台人體掃描儀,第二航廈則有兩台。他指出,人體掃描儀可以檢測出旅客身上的液體,這是現有的金屬掃描儀無法偵測到的;目前作為複檢使用,若是旅客通過金屬門異常後才會使用。其餘松山、台中、高雄等地個國際機場將陸續更新安檢線。
此外,國家航空保安會執行秘書、民航局林國顯局長表示,我國近年已與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建立一站式保安制度。韓振華說,未來轉機旅客有望免托運行李檢查,一來人員可以減少接觸,也可以讓轉機更快速,預估可以減少20~30分鐘的轉機時間。
另,2021年6月依據國際民航組織最新貨物保安政策實施出口貨物全面安檢,目前每月安檢貨物總件數超過158萬件。韓振華解釋,以前貨物採取抽檢方式檢查,現在每一件出口貨物都需要檢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