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國際(2614)封關前30進行法說指出,2021年倉儲事業因疫情影響,前三季營收10億僅占營收占比26%,較去年同期市占少了5個百分點,唯東森國際強調,轉投資貿易事業、媒體事業因疫情受惠,相對挹注營收與獲利,展望2022仍是營收獲利成長兩大動能。
東森國際倉儲事業主要從事進口散裝大宗穀物卸船進倉、存倉及卡、火車裝車出倉等自動化作業,目前在台中、高雄共有4座自動化穀倉,倉容量達33萬公噸,穀倉事業散裝卸載量約佔全國進口量七~八成,卸載量年約600~650萬公噸。2020、2021年航運盛況空前,多數屬貨櫃航運,東森國際因疫情、極端氣候及大宗穀物貨櫃運輸影響,每年營運量互有升跌,散裝航運相對有拚。
儘管倉儲事業衰退,但轉投資貿易事業、媒體事業則因疫情受惠宅經濟,相對挹注不少營收與獲利;東森國際2021前三季合併營收39.99億元,年增17.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51億元、每股盈餘1.18元大幅優於去年同期0.66元,賺贏去年一整年。 轉投資新媒體事業方面,除了觸及率全台第一名,交通媒體、樓宇廣告等居市占第一,整體年日均流量達1700萬;至於東森寵物雲持續擴大營業規模與市占,截至2021年底實體店家數已達119家,營收較去年成長17%,市占規模達10%,未來將持續發展寵物自營商品與國際品牌代理,提升經營獲利,預計2022年持續拓店至158家、2025年挑戰300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