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調查,日本元月核心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可能僅年增0.3%,低於2021年12月的漲幅0.5%。專家學者分析,上個月的數值較低,可能跟比較基期較高有關,才使得增幅不夠大。若排除這些因子,日本元月核心通膨應該增幅不小。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認為,日本進口商品價格一直在上漲,也影響到國內萎靡不振的售價。此外,外界普遍預估,日本央行2%的CPI目標還是未能達成,故現行量化超寬鬆的政策可望維持下去。
貿易數字方面,由於燃料以及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進口成本也同時大增下,預計日本元月可能出現8年來最大的貿易逆差。
目前粗估,貿易逆差為1.6兆日圓,約139億美元,創2014年元月以來最大。同時,日本元月份的進口可能增加37.1%,遠遠超過出口的16.5%。
衡量未來經濟成長的指標之一核心機械訂單,最新的數據預估月減1.8%,將是4個月以來首次下滑。
17日,日本的貿易數據與機械相關訂單將公布。緊接著在18日,日本CPI重要經濟報告也會出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