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發布對中國經濟的短評,她指出,大陸多地疫情壓力主要體現在進口,鑒於深圳香港幹線占據全大陸半導體進口的40%,疫情管控導致科技零部件進口放緩。上海封城從3月下旬開始,對進口的影響或許將主要反映在4月數據。
她指出,大陸3月出口年增長14.7% (1-2月增長16.3%),高於市場調查預期。進口年降0.1%,弱於1-2月的年增長15.5%,低於市場預期的8.4%。有跡象表明俄烏衝突對貿易產生了擾動,3月對美國和日本的出口提速、而對歐洲的出口放緩。對俄羅斯貿易額也顯著走弱。
一般消費品和防疫物資出口增長有所改善,前者主要由外出相關產品的出口驅動,後者由於低基數效應。主要產品的進口全面放緩。高基數效應是拖累進口增速的重要原因,不過進口額也比較乏力。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額增速放緩,大部分產品進口量走弱、超過了價格上漲的影響。機床進口額和進口量均顯著走弱,科技零部件的進口增速也有所放緩。除了內需疲弱之外,也有跡象表明下游產業鏈的外需趨弱。
她指出,3月中旬深圳進行了1周的封鎖,導致物流延誤、海關清關過程顯著放緩。盡管深圳海關出口占大陸全國出口總值的19%,但3月出口資料似乎沒有因疫情管控造成較大擾動。不過,鑒於深圳香港幹線佔據全國半導體進口的40%,疫情管控導致科技零部件進口放緩。上海封城從3月下旬開始,對進口的影響或許將主要反映在4月份資料。
儘管貿易順差較2月有所擴大,但3月外匯儲備規模縮減260億美元至3.188 兆美元。受中美利差收窄影響,3月外資持有境內債券規模降低。不過,鑒於3月美元走強、境外國債殖利率上升,外匯儲備可能面臨估值損失。預計3月非FDI資本淨流出規模減少至390億美元 (2月450億美元)。
3月 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貶值至6.35左右(2月底為6.30),同時基於貿易加權的CFET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走弱。朝前看,考慮到中美利差較低、出口增速可能放緩,瑞銀預計今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將逐漸貶至6.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