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累計16例重症,7人有腦炎症狀,且併發腦災的幼童已6人死亡,讓不少家長擔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指出,兒童急性腦炎幾乎出現在發燒的48小時內,這段時間恐是病毒量最高的時候,病毒易順著血流入腦部破壞腦組織,若孩子有打疫苗或在48小時內吃口服抗病毒藥物, 可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推估能降低急性腦炎的發生率。
謝宗學昨在臉書上發文說,他目前還沒有在小兒急診室遇到新冠肺炎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的病人,但上周聽研討會的病例分享,加上這幾周診治幾百位確診輕中症兒童,他有些個人心得與推論,但因沒有嚴謹的研究證據,所以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謝宗學指出,反覆高燒(超過39度)通常發生在未滿12歲尚未接種疫苗的族群,特別是5歲以下的幼童,12歲以上的青少年,大部分接種過疫苗,主要症狀是喉嚨痛,不見得會發燒,即使有發燒症狀,也比較不會出現反覆的高燒。
謝宗學表示,幼童高燒48小時後症狀會逐漸緩解,多數在72小時內會完全退燒;若3天後仍持續高燒,恐要懷疑有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等;而兒童發高燒的前48小時最不舒服,即便吃退燒藥效果也很有限,而孩子也會因為這樣活力不佳、無法進食、嘔吐、腹痛、頭痛與頭暈,但多數兒童撐過48小時候,症狀都會大幅改善。
謝宗學也說,猛爆急性腦炎幾乎都是出現在發燒的當天或隔天,這表示發燒48小時內恐是病毒量最高和發炎反應最猛烈的時期,容易發生病毒順著血流進入腦部破壞腦組織和出現嚴重的免疫風暴;而新冠腦炎的發生族群雖然和腸病毒71型類似,但病程不像腸病毒71型主要是腦幹腦炎,反而比較像流感造成的猛爆急性腦炎,全腦皆可能受到影響,演變成嚴重腦水腫,迅速致死。
謝宗學透露,新冠腦炎超快病程,讓他認為此病的機轉比較偏向是病毒直接入侵腦部造成破壞為主,之後產生的免疫風暴為輔;先有病毒血症,血液裡的病毒進入腦部,再有急性腦炎,所以合併敗血性休克,但這只是個人推論,仍須更多研究來證實。
謝宗學表示,根據上面的觀察和推論,只要孩子能撐過高燒和血液中病毒量最高的48 小時,發展成急性腦炎的機率應大幅下降。而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存在血液中,可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進而減少急性腦炎發生的機率;若有跟克流感一樣安全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在48小時內吃,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也能降低急性腦炎發生率。
謝宗學也說,兒童3天發燒期結束後,有時候在病程4至5天時,出現下肢痠痛無法走路的情形,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