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主計總處4月份人力資源調查發現,相較3月而言,4月共短少2萬5000名就業者,其中主要減少為批發及零售業及製造業,分別減少9000人及8000人,學者認為,批發及零售業就業人數減少反映為本土疫情爆發,而製造業則是受到美國通膨加劇、我國4月份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下滑5.5%,預估要待疫情趨緩及美國通膨緩解後我國勞動市場才會平穩。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隨著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接連飆高,民眾消費減少,導致我國製造業出口受影響,預估5月會更嚴重,但中長期仍是正向樂觀,預計8月或9月待美國通膨好轉就可恢復。
李健鴻說,但與此同時,我國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影響服務業甚劇,我國畢業生有74%投入服務業,疫情仍會對畢業生有影響,但隨著政府邁向「共存」,推估今年仍會衝擊就業,但衝擊相較往年會較小;他也提及,如日本、韓國等國鬆綁邊境後,再爆發下一波疫情,指揮中心近日表示已在研擬開放邊境政策,如果疫情再爆發,恐怕又會影響服務業。
為了穩定勞工就業,勞動部繼續針對無薪假(減班休息)勞工推動「安心就業計畫」、「充電再出發計畫」外,並持續辧理「安心即時上工」計畫,提供勞工工作機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創新中心主任游明鑫表示,配合特別條例延長至明年6月30日,安心即時上工計劃也會順延一年,也會鼓勵安心即時上工的勞工至一般職場工作,因此目前每月80小時、每名勞工上限的960小時並未研議要放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