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近一周整體股票型ETF獲資金淨流入227.92億美元,主要流入美國股票ETF有184.75億美元,全球與新興市場分別淨流入29.75億與12.31億美元,亞太、日本與歐洲也各獲7.5億、1.25億與0.59億美元淨流入,但大陸市場遭淨流出9.3億美元、拉美市場淨流出0.08億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過去一周美股ETF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大幅吸金,S&P 500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也終結逾20年來首見的連續七周下跌走勢、反彈收高。展望後市,全球通膨、景氣與聯準會政策動向將持續牽動投資人敏感神經,預期短線股市波動仍大,後市留意各主要國家5月製造業指數,與美國5月非農就業報告,若經濟數據能持續緩和市場對景氣及通膨前景疑慮,應有助股市延續反彈走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現階段可詳細檢視投資組合,逢反彈應適度汰弱留強,面臨聯準會未來2次利率會議,預估將各升息2碼,6月開始縮表的資金緊縮環境,將突顯價值型高股利股票、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股票的優勢,可透過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基礎建設或公用事業產業型基金介入,積極者可搭配操作天然資源產業型基金。
歷經今年以來劇烈修正,部分科技股已出現股價被錯殺的情況,可先觀察這波率先落底,也領先反彈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能否站穩季線,看好數位轉型長線趨勢,可維持科技股票型基金定期定額策略。
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指出,預期受到疫情影響的供應鏈通膨,可能開始消退,但目前尚未被市場重視的氣候通膨風險可能會接踵到來。預期氣候通膨將在2025年左右開始出現,且可能會維持未來十年或二十年,驅動氣候通膨的因素眾多,其中碳定價(carbon pricing)以市場為基礎的低碳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中長期將推升物價上漲。基礎建設資產本質具應對通膨特性,基金布局策略,建構能實現長期可持續性實質絕對報酬率的投資組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