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在疫情封控措施持續衝擊下,第二季經濟成長極不樂觀,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對此表示,第2季度經濟增長可能出現負增長,從而導致上半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左右。下半如果推動經濟刺激方案持續追趕,下半年增速可望達8%,全年經濟增長可能在4.5%~5%之間。
據陸媒《中財網》報導,面對市場上普遍的悲觀情緒,劉元春在百度財經和北大國發院舉行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目前如何穩增長、提信心?」主題論壇表示,從過去Omicron、Delta病毒周期演變規律來看,疫情可能在6月份告一段落。第2季度經濟增長可能出現負增長,從而導致上半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左右。下半年經濟刺激方案加持下,速可望達8%,全年經濟增長可能在4.5%~5%之間。
劉元春表示,6月份全面控制住疫情,就會迎來投資加速、消費急劇反彈的過程,有望讓經濟增長達到5%左右,那麼二季度的增長就會達到0.5%左右的水平。這樣今年上半年增長大概為3%,那麼要想實現全年5.5%的目標,下半年增速就要達到7%-8%。
基於同樣的計算方法,北大國發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卻指出,現在經濟壓力其實並不小,去年達到8%,這是因為前年基數低,今年想要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增長5%,來實現全年5.5%的目標,其實不太樂觀。
劉元春認為,只要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下半年整個經濟恢復一些正常,經濟快速步入復蘇狀態,應該是可期望的。原因很簡單,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與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所帶來的經濟衝擊不一樣。如果市場主體保持比較完好,家庭、企業、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不發生根本性變異,我們發揮復工復產的舉國體系效應,應該會快速步入到正常軌道上。
不過,未來中國的經濟還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根據劉元春的分析還有4點需要留意:
1.這一波疫情結束了,是不是還有新的疫情?特別是隨著病毒的演化,可能導致疫情防控的成本有所增加;
2.俄烏衝突是否會階段性休戰,抑或是進一步激化;
3.中美間的衝突是否會全面升級;
4.世界經濟會不會出現第2次觸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