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央公園成低海拔植物特色的公園,台中市政府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20日簽訂「台灣原生方舟計畫MOU」合作備忘錄,科博館贈與12種台灣原生樹種,協助打造中央公園未來成為稀有植栽培育與採種基地、並化身為中部地區最重要的環境教育場域。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焦傳金表示,中央公園占地67.34公頃,兼具生態、滯洪、減災、減碳及遊憩等功能,有了科博館的角色加入,不但增加台灣原生樹種栽種,還提高物種多樣性,提升公園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城市綠化指標公園等功能,發揮「1+1>2」的影響力。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目前中央公園內植栽原生種約占83%,分屬常綠及落葉低海拔植栽,科博館贈與12種具「台中在地」、「特用功能」、「珍稀瀕危」3大特色,珍貴台灣原生樹種,可提高物種歧異度,增加植栽生態豐富性,將創造有故事性的特色植栽公園。
科博館表示,所贈的12種台灣低海拔植物,包括,降真香、天料木、毛柱郁李(庭梅)、栓皮櫟、珊瑚樹、青脆枝、金新木薑子、六翅木、鐵色、大果厚殼桂、三蕊楠、台灣三角楓等,未來將提供逾百種原生植物,協助中央公園規劃低海拔原生植栽主題分區特色。
參與簽約的科博館植物園科長胡維新說,植物園開園迄今23年,全區依台灣低海拔植物生態展示為藍圖,肩負物種保育、生態教育功能,是台中指標性景點。因植物園面積僅4.5公頃,與中央公園合作,發揮互補功能,期許共創更大效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