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貴金屬價格連年上漲,連帶影響我國製幣成本。2018年起,1元硬幣生產成本已逾1.22元,也就是1元硬幣實質價值已超過表面幣值,導致中央造幣廠每年生產損失逾千萬元,2019年損失更近2756萬元,立法院預算中心要求改善。
現行1元硬幣主要原料的銅,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收盤價2016年底每公噸5532美元,2020年底已上漲至每公噸7749美元,4年間漲幅達40.3%,影響中央造幣廠購料成本。
中央造幣廠統計,2020年每枚1元幣單位成本達1.22元,其中直接材料0.82元、人工0.14元與製造費0.26元。也因每枚1元幣生產成本超過面額,也高於中央造幣廠售予中央銀行之淨變現價值每枚0.95元,導致造幣廠生產損失。
中央造幣廠光生產1元幣,近5年認列備抵存貨跌價損失的年均皆達千萬元,其中僅2019年全年認列損失更近2755萬元,2020年也認列1189萬元,「愈造幣愈虧」,預算中心要求控制生產成本已提升營運績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