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今晚在臉書發文說,我國自製衛星「獵風者」,6月中旬通過「衛星運送前審查」(PSR),確認衛星狀態、運輸計畫、發射場作業皆已準備妥當,將在7月14日自桃園國際機場運送至位於法屬圭亞那的發射場,預計今年9月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
獵風者衛星計畫2014年啟動,歷經8年多,終於走到這個重要關卡。PSR是衛星發射前的最後一次審查,國家太空中心今年6月16日邀集相關部門及學研界共15位審查委員舉行審查會議。
獵風者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解釋,PSR目的是確認衛星運送前的所有工作都完成了,包含組裝整合測試、酬載儀器的測試驗證、環境驗測歷程皆符合規範且通過驗證。
另外,也會檢視衛星裝運配置、運輸規劃、發射場作業流程是否完善;以及衛星進入軌道後的地面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等整備工作是否也一切就緒。
經過為期兩天的會議,審查委員們檢視、提問、釐清種種細節後,同意獵風者衛星已完成準備,由太空中心按火箭備便狀況安排後續作業。
國家太空中心說,獵風者是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其任務酬載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獵風者在550~650 公里高的軌道上,接收經海面反射的GNSS衛星訊號,推算海面風場資料。獵風者升空後,訊號蒐集範圍會先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
海面風場資訊是目前相當缺乏的氣象資料,擔任此次PSR審查委員的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表示,獵風者衛星可以補充劇烈天氣生成初期,海面上的相關數據,對氣象觀測相當有幫助。
以獵風者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訊,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它不僅是一顆氣象衛星,也是科學衛星。此外,獵風者也將進一步驗證衛星關鍵元件、酬載儀器、衛星系統、次系統設計製造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