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執行113年度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多次拍到黑熊出沒,甚至有小黑熊跑跳的可愛畫面,為鼓勵參與巡護的部落社區進行棲地監測,嘉義分署頒發5萬元棲地監測獎勵金給協會獵人,進一步透露,目前已在阿里山至塔塔加地區架設40台相機進行黑熊族群監測,監測到的黑熊活動以日間為主,出現地點大多遠離部落社區與遊憩區,但少數個體已相當接近台18線,甚至稍微靠近山區村落及遊客活動區域。
林業署嘉義分署表示,為增進部落社區對台灣黑熊的認識,並投入在地黑熊保育工作,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自2023年開始,在黑熊分布熱點區域推行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內容包括巡護監測及入侵自主通報,提供黑熊入侵通報獎勵及宣導部落黑熊誤補無罪,鼓勵在地民眾參與黑熊保護。
現行巡護監測的部分由社區部落組織成立巡守隊,每月協助巡守黑熊潛在棲地,進行違法獵具通報及宣傳使用改良式獵具等工作,嘉義分署說,參與巡守的部落社區,配合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架設,於巡守範圍內拍攝到黑熊影像,每次發給最高5萬元獎勵金,每年以3次為限。
嘉義分署指出,鄒族獵人協會獵人湯志卿5月分兩度在新高口巡守區域拍攝到黑熊,6月分更拍攝到小熊的畫面,顯示該區域黑熊族群非常活躍,至於部落社區所拍攝的黑熊影像,除可提供黑熊族群數量分布、生態習性監測資訊,也可會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維護瀕危物種棲地的居民,以降低人獸衝突、共享保育成果,所以特別於昨(27日)頒發5萬元棲地監測獎勵金給協會獵人。
除了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生態服務給付巡守拍攝到黑熊,嘉義分署亦委託生態公司於阿里山至塔塔加地區架設40台相機進行黑熊族群監測,有20台拍攝到台灣黑熊,其中有少數黑熊個體相當接近台18線,且除黑熊分布外,相機影像也提供許多個體及族群生態訊息,諸如壯碩健康的大公熊、發情中的母熊、帶著2隻幼熊的母熊,以及挖掘樹洞中無螫蜂巢取食蜂蜜的珍貴影像紀錄。
台灣黑熊是瀕危的珍貴野生動物,依嘉義分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年少數黑熊個體有稍微靠近山區村落及遊客活動區域情形,為尋求瀕危黑熊保育及山村安寧,減緩人熊衝突,嘉義分署鼓勵山區部落及村落居民參與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
藉由黑熊目擊與痕跡的即時通報、每月定期巡守周遭山林、若有黑熊接近村落農墾區,配合暫時移除飼料、妥善處理廚餘等吸引源,達到與黑熊和平共存的境界,同時宣導一般民眾在行車、健行過程中,與黑熊等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落實無痕山林原則,共同創造與熊共存的里山森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