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間凱米颱風颳走濁水溪雲林河段750多公頃植被及土堤,因東北季風就要到,第四河川分署8月以來加緊以無人機在低灘地上空2公尺處灑種田菁,聚落附近外加鋪設稻草席,目前都已發芽,從中沙大橋至麥寮出海口長度約25公里,已恢復755公頃抑制揚塵措施。

濁水溪沙質適合種田菁、太陽麻,過去幾年灑種存活率高且也可維持多年,但七月間凱米颱風水位高漲,把6年來完成的長效型、短效型各種揚塵防制設施都沖毀,颱風後河床的沙地裸露面積多達749公頃,比颱風前99公頃暴增7.5倍。

四河署副署長張朝恭指出,8月以來使用無人機灑種,半個月灑了600公頃田菁種子,這是最快速的辦法,另外聚落村庄周邊的裸露地再鋪設稻草蓆,除了可以抑制揚塵,也有助於保濕使田菁種子發芽,目前都已發芽。

灑種田菁是四河署的「綠覆蓋」工法,不過凱美颱風過後,彰化芳苑鄉蚵農卻發現蚵棚配漂流木及抑制揚塵的「稻草席」卡住。

張朝恭澄清,濁水溪高灘地上覆蓋的稻草蓆是去年12月鋪設,歷經風吹日曬雨淋,今年7月間大多已自然腐化,卡在蚵棚的應該是自然生長的菅芒花、甜根子或瓜農使用的稻草,外觀看起來與該署使用的機編稻草席外觀不同。

張朝恭說,凱米颱風在濁水溪上游造成大規模土砂崩塌被洪水流到下游,覆蓋掉已形成大草原的植被變成裸露沙洲,面積比颱風前多750公頃,該署從中沙大橋至出海口長度約25公里分5個分區防制,已經快速完成755公頃防制措施,有備無患。

#雲林 #濁水溪 #揚塵 #風飛沙 #四河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