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借名登記」在台灣很常見,大多是為了節稅或隱匿財產等,用別人的名字登記自己的財產,其實是有風險的,比如老爸將土地借名登記在長子名下,囑咐以後要均分給兄弟姊妹,結果老爸一走,長子就將土地贈與老婆,然後趁重劃時賣掉大賺一筆,手足都氣炸了。退休理財顧問廖嘉紅(R姐)建議,最好簽訂借名登記契約,並保留出資、繳稅等證明,才能保障自我權益。
R姐在臉書「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表示,林爸爸買的土地「借名登記」在長子的名下,並交代將來長子要把土地拿出來跟兄弟姊妹平分。然而,老爸去世後,長子並未履行這個承諾,因為老爸並沒有在遺囑中說明,這塊土地是借名登記。
長子將土地贈與給了自己的太太,並在重劃後出售了土地。兄弟姊妹指責長子違背了老爸的交代,但即使他們告上法庭,也無法證明這塊土地是老爸借名登記在長子名下。
R姐說明,借名登記是將自己的財產登記在別人名下,是信任大考驗。借名登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節稅考量。(文章未完…全文見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