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居家醫療醫學19日舉辦「在宅急症-社區整合照顧的關鍵時刻」居家醫療研討會,探討如何落實在宅急症照護,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試辦至今96%收案對象不需要轉到醫院,降低長者交叉感染風險,也為健保省錢,明年會擴大試辦。
陽明交大醫院指出,許多家庭面臨如何照護長者的挑戰,研討會探討如何落實在宅急症照護,讓民眾在家中或照護機構內獲得高品質的急症治療,以有效利用醫療資源,減緩急性病床不足問題。
院方也以年逾九旬的吳姓老翁為例,指住在養護機構的吳翁某日確診肺炎,評估後符合在宅急症醫療照護條件,在機構內施打10天抗生素後情況好轉,既減少外出感染風險,也大幅降低家庭照顧者壓力。
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表示,宜蘭人口散居各地且高齡化,交通問題成為影響醫療的關鍵,也有長者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中,去趟醫院非常不便;在宅急症照護試辦初期一定會有陣痛期,但隨科技與藥物、治療方式進步,在家可得到適當照顧。
石崇良表示,明年台灣將要邁入超高齡社會,按照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有15%會有失能情形,今年7月1日開始,有肺炎、泌尿道發炎以及軟組織發炎的長者,經評估後可在宅急症照護,也加入健保給付項目中,以減少不必要的移動,也降低長者住院後交叉感染風險。
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的治療模式跟醫院不同,也必須借重遠端監測設備,重點是必須要跟社區資源結合才有辦法完成;從試辦來看,治療天數比醫院治療的天數更短,對健保的負擔也隨之減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