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久坐的危害。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分享有一位35歲女子,平日健康、無三高,但在一次長途飛行後,她突然頭暈、右側無力,就醫後發現久坐在腿部形成血栓,脫落後衝進腦部導致中風,提醒年輕並非保命符,久坐太久,血液也可能變成炸彈,建議每坐1小時就起身動一動,並多喝水。
楊智鈞在臉書粉專「楊智鈞醫師 - 俠骨禪心・血管職人」發文指出,上述35歲女子,每年健檢都顯示一切正常,她自認很健康,她搭機從歐洲返台,途中覺得左小腿腫脹、發熱、刺痛,以為只是坐太久。不料下機不久,她開始頭暈、說話不清楚、右手無力,被送進急診室。醫師告訴她:「妳中風了,血栓是從腿跑到腦的。」
心臟裡的秘密通道:卵圓孔未閉
楊智鈞表示,一般來說,深層靜脈血栓脫落後會跑到肺,造成肺栓塞。理論上不該進入腦,除非心臟裡有一個秘密通道。醫師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女子有一個先天性的小洞—卵圓孔未閉,這個洞在胎兒時期是開的,出生後理應關閉。但有些人一輩子都沒閉合。
楊智鈞表示,一旦血栓存在時,卵圓孔就成了死神的捷徑,血栓本來該去肺,卻走錯路穿過那個洞,衝進腦部,引發中風,這就是醫學上罕見卻致命的—悖論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一般人以為沒事的久坐,其實在養血栓。
血栓與中風的警訊症狀
楊智鈞表示,下肢靜脈血栓常見的症狀,包括小腿腫脹、發熱、疼痛、泛紅、單腳緊繃、沉重感;若引發中風,則常有臉部歪斜、手臂無力、說話含糊等症狀,出現任何一項都別拖,要快就醫,分秒都關鍵。
楊智鈞表示,卵圓孔未閉合的人不算少,每5個人就約有1個,但只有當血栓出現時,才會變成危險。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那個洞,是別讓血栓有機會形成。
楊智鈞表示,要預防血栓,可做以下4件事。1.久坐1小時就起來動一動。2.多喝水,讓血液不黏稠。3.規律作息、控制體重。4.若曾有不明原因中風,建議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