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曼徹斯特大學的搜尋結果,共19筆
為推動台灣與國際頂尖學術界的深度交流,由中央研究院與國內12所學研機構共同推動的「台灣橋樑計畫 (Taiwan Bridges Program)」正式啟動,今日在台灣大學舉行開幕式暨首場講座,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爵士(Prof. Sir Andre Geim)蒞臨演講,開啟跨國科研交流序幕。
巴塞隆納台灣貿易中心
不少人搭機會選擇靠窗位置,欣賞雲層上的美景,不過要留意潛在的健康風險。英國有空服員指出,坐靠窗位置會讓皮膚曝露在紫外線下,長期下來恐提高罹患皮膚癌風險,有英媒則指出,這樣的說法其實過於簡化,對偶爾飛行的旅客而言風險偏低,但美國皮膚癌基金會仍建議,飛機窗戶確實難擋UVA,登機前還是要塗抹防曬乳、穿長袖來減少紫外線接觸。
「阿B」鍾鎮濤和台灣老婆范姜素貞育有兩女鍾懿、鍾幗,而鍾懿外型亮眼甜美、還是學霸,近年也進軍演藝圈。最近鍾懿過21歲生日,阿B和范姜素貞都曬出女兒穿黑色緊身小洋裝的美照,一雙美腿超吸睛。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王致遠2015年因不明感染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四肢被迫截肢,從健全教師成為重度身障者,歷經復健與全台首例雙手異體移植手術後,成功重返講台,以生命作教材、陪伴為信念,用心投入教學,他被學生譽為「用生命教書的人」,也為自己贏來今年教育部師鐸獎殊榮。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王致遠以生命作教材、以陪伴為信念,榮獲今年師鐸獎肯定。他雖為重度身障者,卻以堅韌意志投入教學十五年,鼓舞、陪伴無數學子走出低谷,被學生譽為「用生命教書的人」。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近日公布2025年大學影響力排名,台灣共有53所大學進榜,排名最佳為國立台灣大學第14名,拿下歷年最佳排名,與去年第55名相比,一口氣前進了41個名次;另外包括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都擠進前100名。對此,台大表示,這項肯定不僅展現台大在永續實踐上的累積成果,也反映整體教研能量與社會影響力的深厚基礎。
每天洗澡用的蓮蓬頭記得定期清洗,有研究指出,蓮蓬頭的出水孔容易積聚汙垢,長期未清洗細菌含量比馬桶水更多。日本家事網站《grape》分享清潔方法,每次洗完澡後用柔軟的海綿或布擦拭蓮蓬頭表面;汙垢累積較多,可以先浸泡在檸檬酸水中,或將小蘇打粉撒在蓮蓬頭上,再用刷子清洗;更頑固的汙垢則可以使用漂白水;若家中的蓮蓬頭可以拆卸,建議拆下零件徹底清潔。
「阿B」鍾鎮濤和台灣老婆范姜素貞育有兩女鍾懿、鍾幗,其中鍾懿外型亮眼還是學霸,曾參加「溫拿情不變說再見演唱會」,跟爸爸合唱。作風洋派的鍾懿,日前在IG秀出自己的比基尼辣照,其中一張她還用左手摳胸,不拘小節的個性引來討論,有人覺得做自己很好,但也有人覺得欠缺儀態。
醫師盤點十大髒物,你都清潔了嗎?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研究一具被存放在博物館的鱷魚木乃伊,結果顯示鱷魚的胃中有一條尚未消化完全的魚和一個青銅魚鉤,是牠在臨死前「最後的晚餐」,且死亡不久後就被做成木乃伊,成為宗教儀式中的祭品。
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出爐,東海大學與成功大學、陽明交大、台灣大學等四所大學躍居世界百大。連續四年奪下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101-200名的東海大學,多年來已將對SDGs 承諾做為治校辦學的基因,此次排名站上世界第100名,說明對永續與教學的持續推動和創新再次獲得世界的肯定。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昨(12日)公布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台灣有4所大學擠進前100名,其中成功大學第25名,是台灣排名最高的學校,另外3所依序為陽明交通大學、台灣大學以及東海大學。
每天洗澡用的蓮蓬頭容易卡垢,有研究發現,蓮蓬頭的出水孔每隔3個月就會積聚水垢,沒清的話細菌含量比馬桶水更多,長期下來對人體健康恐有不良影響。家事達人陳映如教民眾清潔方法,在臉盆內加入溫水及過碳酸鈉,將蓮蓬頭放進去浸泡約30分鐘,汙垢會飄出來,拿舊牙刷稍微刷洗,再用清水沖乾淨就完成,洗完的蓮蓬頭煥然一新。
東海大學雙喜臨門!教育部日前公布最新公費留考錄取名單,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生李冠霖,以及外文系畢業生劉子瑜,紛紛以高分取得錄取政治學群和藝術學群攻讀海外博士學位的入場券,即將赴英國伯明罕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東海大學表示,東海培育出14位中研院院士,以及多位外交官、政治人物,多數亦是取得公費留考出國,具有優良的傳統。
氣候變遷與地球峰會是全球関注的議題,日前在台大農業陳列館舉行論壇,邀請台大生農學院副院長兼實驗林管理處長蔡明哲教授演講「從COP28談企業自然正成長」,以及去年底到杜拜採訪COP28的聯合報永續工作室記者孫文臨,分享「直擊COP28 我思我見」。媒體人阮淑祥、鄭朝陽、黃丙喜博士,以及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就讀氣候變遷、科學社會與解方研究所的楊婕擔任與談人,讓議題深入,與會學生及來賓收穫良多,演講者與與談人都希望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共同尋求解方!
在一對父女2020年於英國薩默塞特(Somerset)的海灘上,發現一塊超過2公尺長的巨大顎骨化石後,古生物學家目前已經確定,該化石是已知最大的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魚龍的骨骼。這些骨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疊紀末期的雷蒂亞時期,距今約有2.02億年。
全球首個由石墨烯製成的功能半導體最近由中國天津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並正式問世,這篇名為《碳化矽上的超高遷移率半導體外延石墨烯》論文已發表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達成協議推動從化石燃料轉型,被譽為是立下重大里程碑,至少也是能審慎樂觀的理由。但在全球領袖歡呼祝賀之際,許多氣候科學家潑冷水稱這項協議缺乏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