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開放檢舉的搜尋結果,共57筆
違規都會昭告天下?一名駕駛日前行經台北市大安路一段一處巷弄民宅前,因違規停車於紅線,雖未離車,但一般民眾無法直接檢舉違停,沒想到,屋主在民宅門口放置一輛腳踏車,並以「併排停車」檢舉該駕駛,導致駕駛被開罰2400元罰單。
由於綠委林岱樺日前爆發助理費相關爭議,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上週三在中常會下令,民進黨籍民代的公費助理禁聘三親等,引發政壇熱議。藍委謝龍介姪子、徐巧芯助理謝克洋點名綠營數個台中市議員,依舊在任用兒女、媳婦當助理,是否沒把賴放在眼裡?禁令到底玩真的玩假的?
第11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在野的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在國會合作推動不少法律修正案、封殺人事案、刪減總預算,也引發民進黨團怒火,甚至有流血事件。《中時新聞網》整理本屆立法院第一、二會期的「成績單」,除了武鬥場面外,還通過哪些重要法案。
歌手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5日在大巨蛋開唱,截至11月底,北市文化局收到文化部檢舉黃牛專區檢舉超過3000件,自警察局查緝並移案到文化局也已逾百件。文化局表示,預估罰金平均一件達50萬元,有單一案件預估最高開罰264萬元。同時,民眾也可檢舉黃牛票券,最高可獲10萬元檢舉獎金。
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有公務員於辦公室輕生,引發外界對職場霸凌不滿,環境部部長彭啟明22日受訪時表示,6月令各主管於下班或休假發送訊息予同事時應加註是否應立即處理,若需要則應專案加班給予合理補償,因應近日霸凌風波,已發送內部信予同仁,若有職場霸凌事件可直接檢舉,他將親自處理。
台北市立動物園16日下午3時許驚傳2名遊客私自跨越柵欄意圖與動物接觸,有網友於社交平台爆料,一名男子跨越斑點鬣狗區圍欄,並伸手做出挑釁的動作,引發在場其他遊客驚呼「白癡」。園方回應,在請益法律專業後,將備案提告,對擅自翻越斑點鬣狗圍欄的遊客依法究辦。
台南市下半年各家百貨周年慶陸續登場,中西區1家龍頭百貨迎來周年慶首個假日,加上鄰近南美2館的台灣設計展閉幕,恐再現人車潮帶來的騎樓違停亂象。今年修法不再開放民眾逕行拍照檢舉,當地社區針對違停惡夢,附近里長協調學校開放假日停車未果。警方只強調,民眾通報仍會前往取締開單。
台南市下半年各家百貨周年慶陸續登場,中西區1家龍頭百貨迎來週年慶首周假日,加上附近南美2館的台灣設計展閉幕,考驗台南違停問題,今年修法不再開放民眾逕行拍照檢舉,業者促銷活動帶來的大量停車潮,恐令社區出現違停惡夢,附近里長協調學校開放假日停車未果,警方強調民眾通報仍會前往取締開單。
高雄交通罰單議題受關注,國民黨高市議員陳麗娜22日質詢怒批,市長陳其邁如同酷吏,上任4年來,平均日增1250件罰單,但交通事故僅下降14%。民進黨高市議員湯詠瑜也強調,應加強社會溝通,讓民眾理解罰則必要性。對此,高市府交通局回應,開罰單並非手段,未來將加強宣導交通規則。
高雄市議員湯詠瑜今(22)日在交通部門質詢中,針對當前交通問題提出多元解決方案,她建議,持續辦理冬季公共運輸補助,並呼籲交通局設立專門網頁,以回應社會對交通改革的期待。針對補助,交通局回應,過去由空汙基金支應,但現今與TPASS月票政策存在衝突,將評估兩者間的取捨。
去年6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違規記點加嚴新制上路,引發職業駕駛反彈,今年轉彎修法。新制上路逾1年,全台2.2萬人記滿12點,昔每年逾3萬人達吊扣標準,與舊制相比驟減近萬人,且職業駕駛記滿人數減少約500人。道安團體直言,過去指出檢舉記點造成大量吊扣是假議題,擔憂未來釀成反效果。審計部更點名,取消民眾檢舉項目後的交通教育宣導、工程及執法面仍未周全,應加強執法。
北市一名機車騎士,日前在文山區羅斯福路五段遇到一輛「攔路車」,駕駛直接把車停在路中跑去對面藥局購物,導致其他用路人被迫跨越雙黃線行駛,連行人也只能跨越馬路才走得過去,沒想到警方竟稱「不宜舉發」,讓騎士氣炸將影片、照片全部PO上網,怒嗆「台灣交通已死」。
新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6月底上路,8項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民間擔憂違規狀況恐更不受控。交通部公布,新制上路首周民眾檢舉數減少3萬件,但舉發總案件數比實施前一周增加2萬件;交通部長李孟諺強調「執法強度沒減弱」,將請警政機關加強執法。
新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6月底上路,8項交通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但警方仍可取締。交通部統計,新制上路首周民眾檢舉案件數減少3萬件,但舉發總案件數卻比實施前一周增加2萬件,強調「執法強度沒變弱」。
行政院在今年(2024年)3月7日通過修正草案,立法院則在5月14日正式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從6月30日開始正式上路,明定8項最高罰鍰新台幣1200元以下的輕微違規,將不開放民眾檢舉。
政府大力推行YouBike公共自行車後,近年行人與自行車在人行道上發生事故及陳情案件越來越多,台北市、新北、桃園市因此與微笑單車公司攜手推出記違規點制度,7月正式上路後一般民眾都可錄影、拍照進行檢舉,消息曝光後引起討論,不少網友怒罵「汽車不能檢舉,腳踏車可以,笑死」。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預計30日施行上路,本次修法以「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也不記點」方向,微罪部分(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保留「騎機車未依規定戴安全帽」、「不依順行方向臨時停車」、「占用身障者停車位」,以及「汽車在人行道(不含騎樓)與行人穿越道違規(臨時)停車」等仍開放檢舉。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總統府昨日發布總統令修正《道交條例》,5項對行人威脅較大的交通微罪維持開放民眾檢舉,另8項微罪則不開放檢舉。交通部表示,修正條例實施日期仍待行政院核定,目標6月底實施。
立法院今年5月14日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針對交通部所提「微罪不記點、也不開放民眾檢舉」的修法方向,保留騎機車未依規定戴安全帽、不依順行方向臨時停車、占用身障者停車位,及汽車在人行道與行人穿越道違規(臨時)停車等5項違規仍開放檢舉,確切施行日期尚待公布。
違規記點新制去年6月30日上路,放寬民眾檢舉及增加記點項目,導致違規件數暴增,引發職業駕駛不滿抗議。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1200元以下的輕微違規,將不開放民眾檢舉,交通部日前表示,最快6月可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