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3項指標,包括一、董事長或總經理遭起訴、甚至判刑;二、從高雄廠到中壢廠的廢水排放過程全都證明不合法;三、占營收比重達20%至30%廠房遭到半年以上的停工處分。

日月光廢水門事件由高雄廠延燒到中壢廠後,外資圈也拉高警戒範圍,日商大和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指出,當事件由「點(單一廠房)」擴大到「面(包含中壢廠)」時,影響範圍就會擴大,希望日月光今(16)日能將中壢廠客戶與所占營收比重等訊息翔實對外說明。

日月光廢水門消息爆發至今,國際資金已連續4個交易日出現買超、合計達10.3萬張,引發外界「假外資」的質疑聲浪。不過,一名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至少我是建議客戶越跌越買,因為高雄K7廠至今還在運作、並無停工跡象,有什麼理由要賣?」

不過,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提醒,雖然外資圈目前以「小利空」來評估日月光目前所遇到的挑戰,但從長期角度來看,若整起事件到最後演變成無解的政治問題,進而牽動日月光未來10年在台布局策略,對台灣半導體產業與經濟展望都不會是好事。

至於客戶轉單,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因應短期產能不確定性,客戶將訂單轉向矽品等競爭對手是有可能,但長期來看,客戶要求的是品質與服務,將訂單從日月光移走的機率其實不會太高。

#日月光 #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