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示,利益迴避是國會透明其中一個環節,過去他當幹事長的國會改革版本也包括利益迴避,如果行政院是要讓政治更清明,只要是合理的利益迴避 ,大家都會支持。
不過草案將民意機關的「公費助理」列為公職人員關係人,但實際的國會生態,國會助理百百種,還有些不領薪水只掛名的「便當助理」。一名資深助理說,專門靠喬事維生的便當助理,打著立委的名號在外接案子,這才是法律灰色地帶,反而在此法裡完全不受罰,如此修法顯得完全沒有對症下藥。
另外,關說與協助選民陳情案件往往很難以區隔。一名國會助理舉例,選民生病沒有病床,或是向公務機關投標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請立委一定要幫忙協助,這些根本就是政府不改進,導致立委助理要幫忙與機關溝通,卻被認為是關說,完全沒道理。
一名綠營助理指出,對立委而言,問政本來就是天職,反映民眾心聲,也是職責所在,對於個案的關心不一定都等於關說,而可能是藉著個案,呈現制度上的缺陷。更有助理爆料,有些助理以「立法院辦公室名義」正式發函給機場,需要禮遇通關,但實則接待一般人,或是正式行文給中科院、竹科等,宣稱立委要帶團參觀,實際上則是招待團體,這些都是走正式程序,司法人員若找不到有無收取利益的事證,恐怕很難執法。
而且公家機關機要、立委助理往往是老闆的「分身」、「白手套」,幫老闆喬一些見不得光的事,也無從抗命。資深立委助理就說,國會助理不是一般公務員有保障,任命權往往在老闆手中,只要有助理敢抗命就會被換掉,當老闆要求助理做關說的事情,小助理為了飯碗,難道可以說不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