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因為預期中國負債水平將持續上升,且經濟成長可能進一步放緩,於日前下調了中國的信評。

好消息是,在穆迪進行降級之前,中國政府一直在應對日益成長的金融風險,政策面部分側重於財務去槓桿化、加強對影子銀行部門的監管、控制資產泡沫化同時加強地方政府融資規定。在中國政府喊出「到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雙倍成長」的口號之下,強調高成長的重要性依然保持不變。

在供給側改革的影響下,營收與淨利潤由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集中。造紙及紙製品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等,近2年來行業內企業單位數顯著減少,上市公司營收與淨利潤份額實現顯著提升;同時,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行業,雖然行業內企業單位數增加,但上市公司同樣實現營收與淨利潤占比的雙提升。

4月份的市場調整,多數股票跟隨市場修正,小市值高估值公司調整尤其明顯。但不少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股價卻呈現完全不同走勢,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此種情況,背後反應的是在經濟轉型和競爭過程中,龍頭企業所佔的產業和盈利優勢。

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的主要因素是監管面和資金面,中期而言仍需時間等待金融去槓桿的進展以及第2季經濟成長和企業盈利狀況。

目前來看,以消費品為代表的價值龍頭依然被看好,另外可以關注環保(第1季財報超預期)、醫藥、電子化學品(消費電子下游、半導體)和保險等產業。此外,國防軍工板塊受到分級基金下折的衝擊,是短期微觀市場結構快速優化的方向,存在超跌反彈空間。

境內市場部分,雖然第1季的經濟成長超過市場預期,但投資者仍然擔心貨幣政策進一步收 緊及其對經濟成長可能造成的影響。另外,中國政府對1線和2線城市的房地產收緊政策,也為投資者帶來些許疑慮。

不過,接下來可以關注因為消費成長、產業整合和產業升級而受益的家電用品業、飲料業、醫療保健業和家居裝潢等產業。同時,因為基本面的改善、低評價面 以及低配置等因素,非銀行金融業也值得關注。

境外市場部分,在中國經濟持續的發展以及從消費帶動成長的影響下,包含科技技術和醫療保健行業的「新經濟」產業也是關注焦點。原物料部分,水泥和鋼鐵產業在供給面改革和價格上揚的情形下,可望帶來盈利。

金融產業方面,保險業仍是關注焦點。隨著中國的經濟成長趨向穩定,中國政府持續地在關注財務風險的控制,特別是財務去槓桿化。今年宣布的一系列法規旨在削減金融體系,但緊縮措施可能對實體經濟產生溢出效應。

#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