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土耳其,隨處可見鬱金香。圖/林志昊
4月的土耳其,隨處可見鬱金香。圖/林志昊

鬱金香之於土耳其,就相當於櫻花之於日本,都是一種國家精神上的認同。

■Although tulips are associated with Holland, commercial cultivation of the tulip or lale(from the Persian word lahle)began in the Ottoman Empire.

說到鬱金香,大家可能會先想到荷蘭,就連近代歐洲金融史上著名的「鬱金香狂熱」,也是從荷蘭引爆。不過,早在拜占庭帝國時代,鬱金香就已被人廣泛種植,到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更是發揚光大,甚至還升級成為宮廷花卉。而荷蘭鬱金香,其實也是在那個時代從土耳其引進,因此毫無意外,鬱金香也是土耳其的國花,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每年4月,就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國際鬱金香節」。這個時期,伊斯坦堡全城大約就有2,000萬朵、來自200個不同品種的鬱金香在街頭盛開。鬱金香之於土耳其,就相當於櫻花之於日本一樣,都是一種國家精神上的認同。

200品種鬱金香 盛開

譬如走在伊斯坦堡舊城區知名的「托卡匹皇宮」內,不少工藝品、地毯、牆壁上的貼磚都以鬱金香為裝飾,甚至不少清真寺牆面上的壁磚,也是以鬱金香當主題。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最承平的一段時期(西元1718~1730),在歷史上更被稱為「鬱金香時期」,就連土耳其人平時最愛喝的紅茶,杯子形狀也類似鬱金香含苞待放的模樣。可見鬱金香在這個國家,已是無孔不入的存在。

至於大家所知道的「鬱金香狂熱」,它雖是近代歐洲金融史上的投機故事,但任何一種商品,沒有相對的價值,也不可能被眾人追捧成泡沫。17世紀是荷蘭稱霸全球的時代(全球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也是在荷蘭成立),象徵熱情、生命與愛情、但在歐洲又難以栽種的鬱金香,在當時就成歐洲宮廷與各國貴族追求奢華的代表。在風行草偃下,這股風潮便從歐洲貴族蔓延到交易所的投機商、再從交易所的投機商蔓延到一般大眾,於是泡沫越吹越大,到最後終究破滅。

從鬱金香在歐洲金融史上的這段經歷,我們可以看到近代歐洲在精神文化方面,其實受到土耳其的影響很大。不只是鬱金香,就連咖啡,也是從土耳其傳入維也納,再從維也納傳入到歐洲宮廷。對於咖啡這種飲料,歐洲人一開始還認為它看起來黑黑的,嚐起來苦苦的很難喝,但再加入一點點牛奶跟糖之後,咖啡反而縱身一躍成為歐洲人最愛的飲料。也因為歐洲本身不產咖啡,於是才有了後來歐洲殖民者相繼在中、南美洲大力種植咖啡豆的故事。

如今,帝國主義已經灰飛煙滅,殖民時代也早已結束,但我們現在生活上習慣的種種,包括喝咖啡的習慣、對鬱金香的熱愛,都跟當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歐洲的互動有關。在每年4月伊斯坦堡鬱金香的盛開時節,我們就經常看到土耳其人攜家帶眷,一面在路邊野餐,同時一面欣賞著鬱金香。

土耳其人最愛Lale

在土耳其,鬱金香的拼音是「Lale」,念法類似台語的「喇雷」(閒聊)。看著「Lale」跟家人「喇雷」,鬱金香把土耳其人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鬱金香是土耳其過去這600年的縮影,直到現在,它依舊是土耳其人的最愛,也是各國遊客在土耳其最難忘一抹溫柔。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