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將較的搜尋結果,共1,783

  • 瑞銀:陸明年GDP增速料4.5%

     大陸今年首三季GDP年增5.2%,要達成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可說毫無懸念。展望未來,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11日表示,在基準預測下,該行預計2026年大陸經濟增長將放緩到4.5%,且還有降準降息空間。

  • 群電:2025年辛苦、2026年拚回升

     群電第三季在成本優化與效率提升下「三率三升」,單季稅後純益7.43億元、季增59%,每股稅後純益(EPS)1.85元。累計前三季EPS達4.03元。展望後市,總經理曾國華表示,季節性因素影響,第四季營收季減,但產品組合改善。他坦言,2025年較辛苦,公司已積極布局具成長潛力的新興應用市場,預計2026年第二季新機種上市,營運有望回升。

  • 鳳凰颱風逼近是否停班停課?陳其邁回應了

    鳳凰颱風逼近是否停班停課?陳其邁回應了

    鳳凰颱風逐漸接近台灣,高雄市政府於11日下午召開第一場防災會議。市長陳其邁在會後表示,根據目前氣象資料,尚無法非常有信心判斷是否達到停班停課標準,將待晚間7點中央氣象署最新預報資料後再決定。

  • 《半導體》聯發科前10月營收逼近5千億 全年戰高、拚190億美元

    聯發科(2454)公布10月營收,單月達520.26億元,月減4.24%、年增1.78%;前10月累計營收4,978.04億元,年增12.20%,逼近5,000億元大關。依第四季營收預測中間值推算,2025年全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規模將突破190億美元。

  • 《電零組》順達明年H2勝H1 BBU成主將

    AI資料中心HVDC電源架構逐漸成型,順達(3211)攜手國內電源大廠積極開發400VDC/800VDC BBU,最快2027年量產,隨著BBU在大型CSP廠AI資料中心滲透率提升,順達總經理張崇興表示,BBU將是2026年營運成長主要動能,明年BBU等非IT產品營收佔比可望達40%到50%,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 鳳凰颱風逼近 新北明起嚴防豪雨 沿海恐現5米巨浪

    鳳凰颱風逼近 新北明起嚴防豪雨 沿海恐現5米巨浪

    鳳凰颱風將在10日左右朝台灣移動,加上東北季風影響,恐再度形成共伴效應帶來驚人雨勢。新北市政府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預作防範,並提醒民眾10日起新北市就會開始降雨。

  • 朱晏民專欄-算力引爆能源短缺與AI軍備競賽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表示,未來4至5年將投入高達1.4兆美元於算力建設,並預期「算力過剩終將發生」。這項看似矛盾的策略,實則揭示AI產業對算力的高度依賴與當前的資源瓶頸。奧特曼指出,類似網路泡沫時期光纖過剩的歷史或將重演,但他更憂慮「當下算力不足」的風險,因為這將直接限制模型規模與營收潛力。

  • 產經解析-科技估值憂慮升、陸出口放緩 全球股市震盪

     本周全球股市下跌,成熟市場整體下跌1.3%,受到AI估值疑慮影響,美股下跌1.5%,歐洲與日本分別下跌1.2%與0.9%,跌幅小於美股。新興市場整體下跌1.3%、與成熟市場相當,其中近期表現特別好的新興亞洲下跌1.5%,包括台灣也下跌1.4%,而先前表現差的新興拉美上漲1.7%,是少數上漲者,受益於巴西股市上漲3.1%。

  • 台灣2035減碳目標落後日韓 彭啟明坦言未受邀COP 30

    台灣2035減碳目標落後日韓 彭啟明坦言未受邀COP 30

    日本日前已公布2035年較峰值減碳目標為60%,韓國近日也宣布2035年將較峰值減少53%至60%,而我國2035年目標較峰值減少43%至47%,目標不止落後,且隨著我國邁入非核家園、再生能源進度落後,恐怕連2025年10%目標都難以達成。

  • 《電週邊》順達Q4營收拚持平 BBU等非IT產品出貨攀升

    BBU等非IT產品出貨持續攀升,順達(3211)總經理張崇興表示,今年第4季營收有機會與第3季相當,毛利率要看產品組合還不一定,考量新台幣不利影響,預期2025年營收年減幅度在10%以內。

  • 匯率回穩 中再保獲利動能回升

    匯率回穩 中再保獲利動能回升

     中央再保險(2851)6日舉行董事會並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務報告。根據公告資料顯示,今年前九個月累計稅後純益15.9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元,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但受惠於新台幣匯率回穩與投資市場改善,近兩季獲利表現已逐步回升,營運動能持續走高。

  • 關稅降至15%?台美談判「結果很快出爐」台經院估交換條件

    關稅降至15%?台美談判「結果很快出爐」台經院估交換條件

    美國最高法院審理川普全球對等關稅合法性,以及美中談判大致底定,外界也關切台美談判進度。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6)日受訪透露,美台之間的關稅談判可能很快會有結果,但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預計台灣汽車進口關稅會「降低」。

  • 新埔楊興和表態 挑戰陳英樓 關西陳光彩拚連任 尚無對手

    新埔楊興和表態 挑戰陳英樓 關西陳光彩拚連任 尚無對手

     新竹縣關西鎮、新埔鎮現任鎮長陳光彩、陳英樓均為首任,預料將尋求連任,目前關西鎮尚無人表態挑戰現任,新埔鎮則有新竹縣府祕書楊興和表態參選。

  • 相對價值、資產配置 外銀兩面向看黃金走勢

    相對價值、資產配置 外銀兩面向看黃金走勢

     黃金在衝上歷史高點後進入盤整期,近期於每盎司3,000~4,000美元間震盪。外銀指出,從相對價值與資產配置兩大面向觀察,只要全球政策不確定性仍高,黃金的支撐力道可望延續。此外,目前投資人對黃金的配置仍顯不足,而黃金與其他資產的歷史相關性較低,使其成為投資組合中兼具防禦與多元化的重要工具。

  • 大立光:11月出貨動能收斂

    大立光:11月出貨動能收斂

     大立光10月營收62.61億元,與上月營收持平,但較去年同期衰退5%,寫今年營收新高;前十月累計營收501.9億元,年增5%。展望後市,大立光維持與先前法說會相同看法,預期11月出貨動能將較10月下滑。

  • 《傳產》石化業利空夾擊!工研院估2025年產值衰退近13%

    工業技術研究院最新產業分析指出,台灣石化產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復甦緩慢及國際貿易風險交錯的嚴峻挑戰,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僅約1.3兆元,較2024年衰退達12.8%。工研院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與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導致國內製造端趨於謹慎保守。工研院建議,台灣石化業應加速朝向高值化、低碳化與循環化發展,以強化長期競爭力。

  • 南亞科10月營收 年增逾2.6倍

    南亞科10月營收 年增逾2.6倍

     南亞科(2408)10月合併營收79.08億元,月增18.66%、年增高達262.37%,累計前十月營收444.01億元,年增49.3%,創下自2021年9月以來新高。

  • 機車銷量10月寫雙增 全年最好估75萬

    機車銷量10月寫雙增 全年最好估75萬

     隨政府貨物稅補助新制明朗、各品牌持續加碼促銷刺激下,10月國內機車買氣明顯回穩,重回年月雙增趨勢。10月國內機車新領牌6.47萬輛,月增1.65%、年增1.15%,其中三陽以2.81萬輛、年增8.49%的成績,穩居龍頭,市占率達43.4%。

  • 達發100G SerDes 明年量產啟動

    達發100G SerDes 明年量產啟動

     達發(6526)4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合併營收56億元,年增1.2%、季增2%,毛利率52.2%,每股稅後純益(EPS)5元。展望第四季,達發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受淡季影響,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維持穩健成長。

  • 弘塑 前三季每股暴賺26.19元

    弘塑 前三季每股暴賺26.19元

     弘塑(3131)公布2025年前三季財報,在AI、HPC及先進封裝設備需求強勁帶動下,本業獲利全面攀升,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6.19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法人指出,弘塑在台積電與海外晶圓廠擴產周期中具有高度綁定度,特別是在先進製程關鍵設備模組及客製化工程領域需求暢旺,預期今年全年EPS挑戰逾30元,2026年仍將受惠設備需求持續暢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