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妃是全國高中女教師第一位化學博士,但她在高中時化學成績卻很少及格。從滿江紅到成為博士,她的人生,看似一則反敗為勝、激勵人心的精彩故事,但就如她所述,其實更像是「一隻會飛的鳥,卻被放在陸生動物的環境中飼養」的故事。

從小就在高雄旗山長大,周芳妃個性好動又好奇,成天爬牆爬樹,沒時間唸書。但那些女生最怕的物理、數學,她信手拈來就是滿分,大家因此一致認為,她生來是讀書的料,將來一定要讀師專、做老師,光耀鄰里。但周芳妃打死不肯,就是「不想誤人子弟」。

高雄女中成績優秀的她,想當然最終肯定是以考取第一學府臺大結案,但天不從人願,她考取的竟是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化學系?」光聽這三個字,就足以讓周芳妃悲從中來。

在周芳妃的讀書時代,高中缺乏化學實作環境,學生只能憑藉強記的方式「讀」懂化學;但這錯誤的學習方式,差點使周芳妃的天賦夭折。「過去我以為自己不是讀化學的料,經過臺師大的訓練,我才發現,原來我還真是個讀化學的料。」她說,化學是由許多科學家,從實作經驗裡累積的豐富知識,單靠死記硬背其實是沒辦法理解的,這讓她領悟到,啟蒙孩子應先透過探究實作,才能和科學理論知識聯結貫通。

周芳妃於2015年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照片/教育部提供)
周芳妃於2015年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照片/教育部提供)

「我不只要幫助學生把升學這關考得好,為了全臺灣中學生未來二十年的學習能力,我要幫助他們都能做實驗。」,周芳妃特別想教女生學科學,在她的成長經歷中,臺灣社會看待女性價值,仍存在著許多不平等,她表示她的母親從小成績就很優異,擁有數學天賦,但礙於社會上的價值觀,只好犧牲自我,一生以勞力餬口。所以她希望幫助學生,不因性別或弱勢而阻礙了學習之路,更立志成為可啟發學生創造力的教師,年年指導女生做科展。

在任職北一女教師30年來,她常常會從學生身上看到以前的自己,而資優生有一個特質,會自我暗示:不可以求助,「因為如果這個問題連我都不會了,還有誰會呢?」周芳妃了解,這是一種不願示弱的心情,也是無法輕易交付信任的孤獨與無助,故周芳妃時常鼓勵學生,利用私下討論,瞭解到學生的學習方法,理解他們的學習盲點,進而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釐清自己的問題。

周芳妃受邀於2019居禮夫人營擔任主講。 (照片/教育部提供)
周芳妃受邀於2019居禮夫人營擔任主講。 (照片/教育部提供)

在課堂上,周芳妃特別喜歡以自己或是他人的故事,特別是那些歷經周折與挫折,最後終於突破自我的故事,藉著故事,她希望幫助學生看見自己,「因為你也可能和我一樣,是一隻會飛的鳥,只是被放在陸生動物的環境中飼養。」她說,如果你是鳥,有一天你會長出翅膀遨翔天際,「重點是不要放棄,要一直前進。」

#周芳妃 #化學 #北一女 #高雄旗山 #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