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含有植化素等多种营养。营养专家洪泰雄表示,对糖尿病与需控制血糖的人来说,饭后吃水果会比饭前吃,更具有减缓糖分吸收、降低胰岛素负担、促进消化与减少胃酸分泌等好处;营养师许惠玉则建议可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芭乐、番茄、奇异果、柳橙与莲雾,来取代荔枝、西瓜等升糖指数高的水果,更能有效减缓血糖波动。
洪泰雄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从营养学和血糖调控的角度来看,饭后吃水果确实是较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需要稳定血糖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或有血糖波动问题的人。
为什么饭后吃水果比较好?洪泰雄表示,饭后有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共同作用,水果的糖分不会迅速进入血液,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维持稳定能量供应,且先吃正餐,特别是含蛋白质和好脂肪的食物,能够延缓胃排空,使血糖变化较平稳,减少胰岛素过度分泌的风险。
洪泰雄表示,水果富含膳食纤维,饭后食用也能够帮助肠道蠕动,具有促进消化,减少便秘等好处,另外,对于胃食道逆流或胃溃疡患者,饭后吃水果也相对较温和,不易刺激胃黏膜。
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中心主任许惠玉接受《中时新闻网》採访时表示,水果含有多种多种营养素,每个人每天都应该要吃水果,糖尿病患也不例外,只是若要从延缓血糖波动角度来看,在时机上,饭后吃水果,会比饭前吃更来得合适。
许惠玉表示,水果属于碳水化合物,食用后多少都会造成血糖波动,但要减缓血糖起伏,可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水果,例如芭乐、番茄、奇异果、柳橙与莲雾,这些都是一定热量的基础下,有丰富营养的高CP值水果;而西瓜、荔枝、芒果、龙眼,则是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的水果,因此须留意摄取量。
许惠玉并建议有胃食道逆流 患者,在急性发病期间,应避免选择凤梨与柑橘类等酸性水果,以免更刺激胃酸分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