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譜標出天價後半年,5G要開台了。平心而論,面子有了,代表台灣跟美國、南韓與大陸科技實力相去不遠,但沒說的是,5G開台後「到底能幹嘛?」那些朗朗上口的5G應用,獲利模式未明,填不滿裡子。

時間倒回6年前的4G開台,短短3個月,用戶數就衝上60萬,很大的原因是「3G好慢」,隨著智慧型手機人手一台,開始追求網速,4G有極大的誘因吸引消費者升級,讓台灣4G用戶數跟飛的一樣,到現在全民4G。

電信業者的心態無非投入龐大標金,當然希望4G「用久用滿」,趕快回本,無奈的是5G來得太快,眼前面臨的是「舊(4G)的還沒賺回來,新(5G)的就開始花錢」。

獲利模式未明,那些宣稱5G將帶來的高寬頻影視、多樣化AR/VR、360度視訊等服務,其實都沒到「非用不可」,要用戶轉用5G,到頭來又走回資費競爭的死巷子,如果每個月要用戶多掏900元買速度,有多少人願意?

這可能複製4G翻版,當年訂出個1400元左右的吃到飽資費,沒人埋單,加上還有小型業者殺價競爭,於是ARPU(用戶平均收入)一路崩跌,到最後爆出「499之亂」。

開台固然風光,但業者首要面臨持續建設的資本支出壓力。更怕的還是開台之後若乏人問津,對於頭洗一半的5家電信業者,挑戰何止艱鉅。

#開台 #挑戰 #未明 #戶數 #資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