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5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2021年初關鍵期限國債單期預計為700億元左右,下半年則降至500億元,發行計畫量共為7兆元,且國債續發規模或將有所調整,以確保單支發行規模可控。

消息人士並表示,2021年大陸中央財政赤字規模或與2020年持平,但2021年的GDP和赤字率最終仍需等到「兩會」(大陸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方能進一步確認。2020年為了因應疫情形勢變化,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未設GDP增長目標,赤字率首次突破3%,按3.6%以上安排,赤字規模為3.76兆元,較2019年提高1兆元,為歷年最高。

據統計,2020年大陸國債發行量合計近7兆元,其中付息國債近5.4兆元,貼現國債近1.6兆元。此外,大陸地方債截至2020年11月合計發行6.26兆元,若加上其後注資中小銀行的2千億元專項債,2020地方債發行規模約達6.5兆元,創下歷史新高。

華北某券商固收交易人士表示,最近超長期限國債一級發行情況較好,尤其是近日50年國債續發收益率較二級市場水準偏低。預計2021年1月份資金面壓力偏大,如發行規模偏高,國債發行情況或將有所回落。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大陸政府的赤字、債務仍需保持適當規模。

但地方債規模大於中央債的現象不利於債務風險管控,因此地方債比重應適度降低,以減輕防控債務風險的整體難度,並建議擴大短期國債發行。

#發行 #赤字率 #國債發行 #國債 #大陸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