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辭世的詩人楊牧畢生致力創作,晚年回歸故鄉花蓮任教國立東華大學,他生前允諾將收藏6000多冊藏書移置校內的楊牧書房;因楊牧曾說過「耳朵」是創作時的指揮家,東華大學透過追思音樂會讓其經典詩詞伴隨音樂傳揚,文化部長李永得也親臨現場,頒贈總統褒揚令予楊牧家屬,感謝他對台灣文壇的貢獻。
楊牧1940年生於花蓮,本名王靖獻,少年活躍詩壇,曾以葉珊為筆名投稿許多詩刊,32歲改筆名為楊牧後,始終創作不輟,詩、散文、評論、翻譯皆卓然成家,獲頒多項重要文學獎,並於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大學任教,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不過,他晚年因身體不佳,住進台北國泰醫院加護病房後,今年3月13日辭世,享壽80歲。
楊牧曾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華文文學系榮譽教授,且東華大學曾受資助在校內圖書館特設楊牧書房及楊牧文學研究中心,而楊牧生前也允諾將收藏於西雅圖的6000多冊藏書移置楊牧書房,盼成為全球收藏有關自己資料最齊全的地方。
此外,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曾說過,楊牧投入全副生命思索與鍛鍊詩藝,一生都在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替台灣留下愛與哲學、浪漫與正義的永恆詩篇,必將世代傳誦,並向總統蔡英文呈請褒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