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水情吃緊,嘉南地區一期稻作停灌,相關補償受理已於去年底結束,目前正加速作業,執行最後審核,預計農曆過年前發放補償。據統計,今年嘉南地區申請面積達1萬7393公頃,申報比率約9成。有農民透露,受到地主壓力,多數農民會選擇與地主「平分」補償,除不傷和氣,也避免地主「另尋租客」。
南台灣旱象嚴峻,曾文、烏山頭水庫灌溉水源不足,農委會去年12月初受理申請停灌補償,補償樣態分為2種,分別為每公頃9.3萬元、8.2萬元,農民可自行選擇。此外,不只實際耕作者可申請,包括代耕業者、育苗業者等也都納入補償範圍,均可向農糧署分署申請。
據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統計,原估計停灌範圍為1萬9385公頃,去年12月20日截止時,申請面積約為1萬7393公頃,申報比率接近91%。嘉南管理處已動員最大人力、假日無休,受理農民申請停灌補償,過程順利。
雖然此次停灌補助金額為歷年一期作停灌補償最高紀錄,且農委會也一再重申會發放給土地實際耕作者,但仍衍生不少爭議;其中,最大爭議莫屬地主與承租者的補償協調。
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自己曾碰過一位地主,前往工作站申請補償時,才發現補償「早就被別人登記了」,讓他相當不滿「怎麼都沒跟我說?」因此為避免爭議,農民與地主大多私下協調平分補償。
然而,也有不具名的農民抱怨,只要碰上錢的問題,多年來和地主的情感,好像也跟著消失殆盡。該農民指出,雖然是農民申請補償,但不敢不給地主,因為深怕地主會「另尋租客」,因此只好和地主私下協調分配補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