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概況、近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總額占總出口比重
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概況、近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總額占總出口比重

南韓媒體《朝鮮日報》報導,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達2.54%,關鍵在台灣「脫離中國」。綠委陳亭妃表示,蔡英文總統執政後,台灣不再依賴中國,成效讓全世界看到。但財政部進出口統計,直接打臉這論調,依這項統計,去年1月至11月台灣出口第一大市場仍為大陸(含香港),占總出口額43.8%,為近20年最高,貿易順差近800億美元,若以台幣換算逾2兆,占名目GDP逾1成,為台灣經濟成長重要動能。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主要是因全民配合,防疫成功,且因為現在很多產業都在家辦公,所以資通科技產業出口很好,而ICT很多零件是出口到中國再到全世界,因此,對中貿易也創下歷史新高;《朝鮮日報》的報導,恐怕是對兩岸貿易解釋不夠全面。

《朝鮮日報》去年12月31日報導,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後,大力推動「脫中國產業政策」,至2019年8月,就有102家台商收掉中國的工廠,返台投資。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2020年也得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在人口2000萬以上國家中,GDP年增率2.54%排名第一。

藍委直言不了解兩岸

陳亭妃表示,台灣的經濟成長,獲南韓媒體肯定,在這段時間,台灣的能見度已經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不再依賴中國大陸,是執政團隊放眼全世界,並希望透過新南向,把台灣經濟能量放到最大。

但財政部資料顯示,去年1月至11月底止,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達1367.37億美元,占台灣貿易出口總額43.8%,年成長率達14%。反觀,去年前11月對東協出口額僅480.5億美元,較前一年衰退2.9%。

因應RCEP 傳產深耕大陸

工總祕書長蔡練生強調,台灣過去一年在美中貿易戰中,對中國大陸貿易逆向成長,凸顯大陸疫情控制不錯,很多工廠快速復工帶動巿場需求,雖然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但台商對東協國家不論投資或貿易的成長都十分有限。

蔡練生透露,中美貿易戰、RCEP生效對台商供應鏈造成重大影響,這段期間,許多台商確實進行全球考察,但最後還是選擇深耕大陸;舉例來說,新南向國家之一的越南,一樣有缺工問題,且基礎建設不如大陸,就他了解,為求穩定,多數台商選擇留在大陸,甚至赴大陸投資,透過大陸轉口其他巿場,降低關稅高於其他國家的衝擊。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直言,大陸已躍升為全球重量級的經濟體,台灣不可能減少對其依賴,預估2021年對大陸的出口金額與依賴程度將會繼續增加。

#成長 #朝鮮日報 #大陸 #脫離中國 #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