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鎵、氮化鎵晶圓和功率放大器等在5G世代不可或缺。針對氮化鎵,以碳化矽做為基板在各方面的表現最佳,讓碳化矽被視為台灣5G供應鏈最後且關鍵的一塊拼圖,然因過去專用於軍事,碳化矽材料受美、德、日等國管制出口,由Cree等大廠壟斷,取得相當不易。
因碳化矽非常稀缺,為確保材料來源,國內相關業者陸續投入研發,2020年已有數家材料廠與代工廠攜手態勢浮出檯面,陳建良認為,合作是必須的,惟不希望陣營間壁壘分明。
陳建良希望國內業者能共襄盛舉把第二、三代半導體產業鏈聚落留在台灣,「不管是誰,我都願意配合,協助縮短學習曲線,才能加速驗證的時效、縮短驗證的時間」。
在微波通訊、光領域之後,氮化鎵與LiDAR是陳建良眼中全新營運的第三隻腳。車聯網V2X發展之初用砷化鎵就可達到,但未來包括低軌道衛星、星鏈計畫、智慧家具等項目,特別是5G的大小基站,氮化鎵較砷化鎵更合適,也是有別於快充領域的利基市場(Niche),被視為第三代半導體的重中之重其來有自。
面對各家亟欲卡位氮化鎵相關商機,且都是一方之霸,陳建良期許自己能扮演凝聚共識的角色,主動踏出第一步,雖然敵對態勢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彼此可以多些合作與互惠,希望用「台灣大聯盟」取代各自陣營,共同面對大環境的競爭,尤其是紅色供應鏈的威脅,不過,「有威脅,才有機會」他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信心十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