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商務部日前發布的1月個人所得支出報告顯示,受惠於最新一輪紓困現金支票發放,美國民眾所得經季節調整後較前一個月勁增10%,不過,支出卻僅微增2.4%。另外儲蓄占稅後所得的比重,也就是個人儲蓄率更從前一個月的13.4%遽升到20.5%,創2020年5月以來最高。在疫情前,唯一一次儲蓄率還要更高的時候是在二戰期間。
然而儲蓄率攀高不僅來自政府的紓困資金補助,受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用餐與度假,導致服務支出也大幅疲弱。商務部報告指出,占消費支出約三分之二的服務支出,較一年前減少5.3%。
然而自疫情爆發後,美國民眾儲蓄率就逐步升高,連帶也為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增加不少現金。聯準會表示,到2020年第三季結束,美國家庭擁有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比2019年底高出2.2兆美元。然而隨著政府新一輪的紓困案可望不久會上路,該數字無疑還會更高。
該調查還發現,就絕對金額而言,美國高所得者擁有最多的儲蓄。這也意味一旦疫情舒緩,這些高所得民眾將更願意消費。
另外,所得中等的民眾也大幅增加儲蓄。根據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針對在銀行具有支票帳戶的全美180萬個家庭進行分析,到2020年10月底,這些家庭的資產負債中值比一年前高出四成。至於所得底層的四分之一家庭,其資產負債中值則年增4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