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與重啟核四公投即將在8月登場,能源政策角力戰再起,面對缺電與限電等質疑,經濟部最重要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卻一拖2年至今仍不公布新版。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直批:「不公布報告,代表蔡政府默認未來2年有缺電的可能!」
依〈電業法〉第91條,能源局應每年公布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這也是國家電力供需大盤點重要綱略。但最近一份報告卻仍是18年版本,2020年度該公布的報告至今未見。李敏呼籲官方,趕緊出版年度數據,不公布代表蔡政府默認未來2年有缺電可能。
〈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內容主要根據前一年電力供需實績,規畫未來6到7年發電總量、發電結構配比、各類型發電機組裝置的興建與除役、天然氣蘊儲設施容量、說明備載容量率等資訊,讓民眾與業者掌握與了解電力供需狀況。
不過該電力報告度自從2018年版之後未再發布新版,而2020年11月經濟部則依「能源發展綱領」,訂定上位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嘗試擘劃未來能源發展目標、具體推動措施及政策工具。有別以往辦理方式,白皮書由政府跨部會、中央、地方及民間共同協力完成,訂定2025年全面能源轉型具體行動計畫。
不過李敏認為,〈能源轉型白皮書〉大部分是文青式語言,內容提到2025年能源密集度、電力密集度、與電力排碳係數目標值,但整份報告找不到2020至2025年的估算GDP與發電總量,「真不知道目標值計算的依據是甚麼!」
李敏亦提到,報告中對電力供給唯一的數據,來自2018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但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9%,但實績為5.4%,少了將近百億度。「為什麼不在能源白皮書中完整描述?能源局企圖隱藏某些事實!」
李敏強調,政府再不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等於宣示台灣自2022年起,若不增加燃煤發電量,將會有缺電危機,同時更宣告總統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失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