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圻走過逾20年的創業之路,第一次創立的力傳資訊,做的是C2C產業,後來以新台幣4億元出售給eBay;第二次創業則是跨入B2C領域,並在2008年以新台幣20億元被Yahoo併購,兩次創業都搭上電商產業當紅風口,並「出場」成功。第三次,何英圻再次踏上零售產業轉型的浪尖,成功將91APP帶入資本市場。
何英圻回首過去創業的歷程,「記得1998年的時候,我們幾個年輕人投入電商創業,每天加班到頭昏眼花」,「有一天晚上走出辦公室,看著繁華的通化街,當時心中想:『20年後這整條街道上的實體店面,都將因電商快速發展而蕭條』」。回首來時路,何英圻說當時自己想錯了,因為20年後的現在,電商並未擊敗實體,而將是會幫助實體品牌更上一層樓,其中「虛實融合」正是零售產業的大趨勢,未來將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電商專家,同時也是台科大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盧希鵬認為,互聯網造就了三代不同的創業家,一是最早的C2C浪潮,成就了許多成功的個人賣家。第二代則是B2C類型的創業家,而第三代創業家看到最大的商機,因為傳統產業都要轉型為電商,這是未來必然趨勢。
盧希鵬說,「我認識Steven(何英圻英文名)20年了,在91APP的團隊上看到的是「行動力」,「他們看到趨勢就做到、看到機會就做到」,「一個人創業第一次成功是僥倖,兩次是祖上積德,三次創業成功,那大家就要認真去看待這個團隊跟領導人。」
對於91APP完成掛牌里程碑,何英圻認為,過往軟體公司要在台灣IPO難度相當高,91APP能成功上櫃並成為首家掛牌的SaaS服務商,正是打破台灣市場太小、無法培養出具規模化軟體公司的迷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